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南行记(九) 精选

已有 3464 次阅读 2024-6-19 23:46 |个人分类:考察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南行记(九)

滇西果然是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就算是在城里,停车场的树上就有许多黑喉红臀鹎(Pycnonotus cafer)不停地蹦蹦跳跳、叽叽喳喳。而在几百万年前的上新世,保山盆地也是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地区,古脊椎所的前辈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中就在羊邑等数个地点的煤系地层中发现了师氏剑齿象(Stegodon cf. zdanskyi)、药铺脊棱齿象(Stegolophodon officinalis)、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 sp.)、祖鹿(Cervavitus sp.)等化石。保山这样的盆地地形在云南省被称为坝子,面积达149.9平方公里,是新生代地层发育的地区,所以历年来称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不仅是保山市区处在一个坝子中,作为下辖有区、县、市的行政地区保山市,有点绕口啊,在群山之间总共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就是78个坝子。有的直接就叫“坝”,比如潞江坝,而腾冲是一个特别的火山堰塞坝。我们今天就将从潞江坝到腾冲盆地,沿途进行地质现象和植被特征的考察。

由于有高速公路,其实从保山到腾冲只需要2个小时。但高速公路只适合于通过,而不适合停下来观察,所以我们选择翻越高黎贡山的老路前往腾冲。而这条翻山的老路,就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是从高黎贡山最矮的地方通过,在二战时期是非常了不起的工程成就。

我们先到达潞江坝,这里亚热带农业非常发达,到处种满了芒果、火龙果、龙眼、荔枝等水果。建筑风格完全是傣族样式,我都疑心版纳园的同事是否觉得已经回到家了?怒江穿过潞江坝,我很好奇为什么叫“潞江坝”而不是“怒江坝”?据说是怒江古称潞江,那看来西南官话,包括我们四川话和云南话,在发音上是“怒”“潞”不分的。

我们从潞江坝开始向西翻越高黎贡山,这条路现在的编号是X192县道,是一条现在很少有车辆通行的石子路。但在这条路的几个地方,都有巨大的石碑标明叫“史迪威公路”,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一条路。

 

史迪威公路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合作修建的自印度利多经缅甸至中国昆明的国际军用战略公路,也称为中印公路。1942年,当时中国沿海港口均被日军侵占,为保证中国抗战急需的物资运输,在史迪威将军指挥下打通中印公路,为向中国运送抗战物资开辟了捷径,因此这条公路被称为史迪威公路。

日军袭击珍珠港以后,加紧入侵东南亚。至19425月,已占领缅甸大部分地区和云南西部,切断了中国与盟国之间最后的陆上交通线――滇缅公路。同盟国运往中国的作战物资,只能经驼峰航线空运,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决定尽快修建史迪威公路,粉碎日军对中国陆路的战略封锁。史迪威公路建成以后,同盟国与中国之间恢复了陆上交通联系,盟军的军援物资可从印度利多经缅甸沿陆路直抵昆明,粉碎了日军的封锁计划。至日本投降前,史迪威公路共承运援华抗战物资5万余吨,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

史迪威公路翻越高黎贡山的选线并非完全新设,而是与原有的古道密切相关。虽然现在少有人迹,我们仍然在路线上看到一个村子的名字叫“蒲满哨”,而这个名字出现在《徐霞客游记》中:“又西二里,或陟山脊,或缘峰南,又三里,有数家当东行分脊间,是为蒲满哨”。原来,史迪威公路翻越高黎贡山这一段与徐霞客当年的路线高度重合。

 

明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徐霞客经过缜密的安排,开始了他的西南之行。1639年,他来到腾冲,这是他人生旅行的最后一站,也是他游历最远的一站。他在这一带考察地热资源和火山群,还用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当地集市、少数民族等人文景观。但云南边境的瘴气摧毁了徐霞客的健康,他终因头面四肢俱发疹块两足俱废,于1640年返回家乡。

不知道当时的“瘴气”到底是什么,但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确实有很多毒虫一类的生物对人类形成威胁。我这次就被牛虻袭击,起了一个直径3.5厘米的大红包。这牛虻真是太“流氓”了,不讲武德,把150斤的人体按1500斤的牦牛体重的剂量“投毒”。我的背包里一直放着4年前的横断山考察时,同行的蛇类专家史静耸博士自己配制的外用蛇药,这次赶紧涂抹上了。

 

毕竟是地形复杂的山区,气候多变,今天再次感受。从潞江坝翻山前是阴天,到高黎贡山顶雨雾交加,等我们结束工作下山到腾冲,又走进了炎热的夏天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438907.html

上一篇:南行记(八)
下一篇:南行记(十)
收藏 IP: 117.136.85.*| 热度|

8 杨卫东 周浙昆 崔锦华 冯兆东 晏成和 郑永军 曾荣昌 姚远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