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baol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baolian

博文

印象白洋淀

已有 955 次阅读 2024-6-19 20:2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几乎没人不知道白洋淀——孙犁笔下的白洋淀,抗日时期的游击战场,风景秀丽的芦苇荡!这次有幸一睹白洋淀风采,对很多人来讲还是传说中的白洋淀!

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的安新县,六七月份荷花盛开,芦苇茂密,水草丰美,野鸟成群。

c4d346b2eefb34e85b77a7b5775b93d.jpg

吃过晚饭,老康与我讲要不要去淀上走一圈?当然是要去的,这是我第一次夜游白洋淀!开车到大堤上停下,下车步行,晚间白洋淀边游人如织,都是健身走路的,淀里水面上铺设了人行步道,供游人锻炼观赏美景,零距离感受白洋淀!晚霞中的白洋淀别有风味,走进白洋淀,顿觉凉爽宜人,湖水真正起到了调温作用,冬天比别的地方要暖,而夏天则要凉爽许多。

eaf60157ebec10e9fc1ff8c4a2e76d9.jpg

138a4c7c468eb77e4e93d49a4cce243.jpg

75325cd2dc0d8bf4d77e002816747d3.jpg

一踏进淀区,各样的鸟声喳喳、啾啾、叽叽叫个不停,呱呱的蛙声此起彼伏,各种虫儿吱吱嘟嘟混在一起浑然天成,几只野鸭在芦苇边游玩,时而探下脖子抓鱼,偶尔从芦苇荡里呱呱的扑棱一下飞出水鸟,老康告诉我那叫辟鹈鸟,还有凤头辟鹈,大家分不清都叫野鸭了。

c5202d77ef6eb667baf8b41ea733dad.jpg

偶尔,看到带着矿灯拿着鱼叉的渔民叉鱼,走过一个老人身旁,刚好看他叉到一直红红的小龙虾,晚上各种水鸟狂欢啼叫,也少不得虫儿的狂欢,尤其蚊虫。

72376db8a5326ac2270f651b5eaf804.jpg

次日一大早,早早起来去白洋淀跑步!本以为自己五点半算早的,到了淀大堤上,才看见整整齐齐的暴走团已经回师路上了,来来往往的健身男女穿梭在大堤上!

d3a3b78517847755cc122e6cade50c0.jpg

日上三竿,重走淀上步道!早上的步道一改昨晚的朦胧,清新凉爽的空气,盛开的荷花,依旧各种野鸟啼鸣,野鸭三两只浮在水面上,忙着吃早餐——水草,或是静静站在芦苇荡边上静静的,在思考?

90fb303bf6e8aeca1de5ea0f8726724.jpg

77ffa67f6058bee4fe3ad114a2b67cc.jpg

95125278454f8d1154f611b1be482bf.jpg

c4d346b2eefb34e85b77a7b5775b93d.jpg

一只野鸭引起我的主意,急匆匆向前游着,这并不重要,关键是竟然叼着一条小鱼,一定捕鱼归来去喂养小鸭子!母爱是全生物界的本能啊!

b06e926f0c02c9a61d67411879bd563.jpg

白洋淀里最多的就该是野鸭——,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不怕人,你走你的,人家该咋玩咋玩,不会受你影响!偶尔忽然潜入水中,半分钟后从十几米外再浮出水面,悠闲自得!

f4762cdbc620526182907691fe642a6.jpg

也许这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吧?与天地和谐,与环境和谐,与万物和谐,不争不燥,一切淡然,又一切超然,也许,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吧!

8b4c8e0dca3d80b9d45fd2e612349e7.jpg

在这宁静的白洋淀,自由自在地嬉戏,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过着它们自己悠闲的生活。时而潜水寻食,时而浮水嬉戏,完全沉浸在这和谐的自然之中。

995e95e63343a70e7f435ce26fb8f76.jpg

也许人生,也在有意无意追求野鸭生活,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又总被各种纷扰和诱惑所困扰,忘记了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忙于追求名利,却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忙于应付各种琐事,却忘记了与亲人朋友的真挚交流。

4ec9202daabf8d5ef305a3feb67f2d2.jpg

可能,生活的真谛不在于外界的繁华和热闹,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自在。就像野鸭,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纷扰和诱惑,专注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或许,我们也可以像它们一样,放下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和谐。

 76772c1d7ae9819cf5f282b4ab07ffe.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52260-1438891.html

上一篇:故乡的原风景
收藏 IP: 27.189.234.*| 热度|

8 郑永军 孙南屏 杨正瓴 郑强 尤明庆 刁承泰 杨卫东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1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