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本真,领悟人生真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ujiangwen 格局决定人生的深度,眼界决定人生的广度,心胸决定人生的气度,人品决定人生的高度,知识决定人生的厚度。思想有多远,你才能够走多远。

博文

柳叶刀:“我们其实一直都应担忧甲型H5N1禽流感”

已有 79 次阅读 2024-6-19 08:55 |个人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高致病性甲型禽流感H5N1自1996年被发现以来,已经感染了800余人,病死率超50%。美国近期报告的H5N1病例至少是一个紧迫而不受欢迎的提醒,警示着我们人畜共患流感的反复无常和我们对它持续的不以为意。《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社论提到,我们其实一直都应该担忧H5N1。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影响最终源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些生活方式如何塑造人与动物的交互。我们的饮食、集约化耕作方式、生计、行为和文化,我们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跨学科教育、部门间合作、充足的资金和综合政策加以处理。

  如果你问传染病专家“我们是否应该开始担忧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他们的回答也许是“我们其实一直都应该担忧”。长期以来,流感大流行一直是全球健康的首要威胁,其中禽流感尤其令人担忧。自1996年发现H5N1以来[1],它已经感染了800余人[2],病死率超50%。自2020年起,它已成为鸟类群体中的地方性流行病,并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动物大流行,影响了至少26种哺乳动物。其实,虽然H5N1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非常罕见,但流感毒株进化、改变其流行病学特征从而感染人类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不论过去三个月的事态发展是否预示着一场全球大流行的开始,它们至少是一个紧迫而不受欢迎的提醒,警示着我们人畜共患流感的反复无常和我们对它持续的不以为意。2024年3月25日,得克萨斯州、堪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报告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暴发。这也是首次在奶牛中有记录的感染,预示了牛向人传播的可能性[3]。到目前为止,美国已报告了三例确诊病例,均为农场工人,且其中第三例患者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基因分析[4]表明,这种病毒缺乏使其更适合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改变,目前对人类健康的风险仍然很低,但它确实已经开始适应哺乳动物宿主。尽管各方呼吁加强监测,美国对此的反应仍较为缓慢[5],许多病例可能至今仍未被发现。由于缺乏对不断变化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贸易限制和产品损失的恐惧,农业行业一直对检测和预防持抵制态度。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正在鼓励乳制品生产商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和洗衣服务。但是美国农业部也同样被指责在分享关键病毒序列数据方面行动迟缓[6],这将不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次疫情。加拿大已经设置了早期预警系统,来筛查牛奶中的H5N1病毒。英国表示,他们已加强对这次美国疫情暴发的防控,但根据上个月的报告来看,英国尚未对奶牛进行病毒检测。目前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遏制疫情发展,包括改进对受感染动物的食品的检测、监测和报告;为动物群体接种疫苗;信息透明共享;研发和储存人用疫苗;以及在农场工人中推广保护措施。所有国家都应建立检测、发现和报告高于预期水平感染、病例和死亡的能力,并分享这一信息。那些需要外部援助以增强其能力的国家则应该得到支持。

image.png

  正如Kojima及其同事在评论中所指出的,目前全球亟需对高致病性甲型H5N1禽流感采取强有力和协调一致的应对措施,这凸显了各国先前在制定应对大流行全球性协议上的失败。第77届世界卫生大会已于6月1日闭幕,此次大会本应产出一份关于预防、准备和应对大流行的国际文书最终草案,但正如《柳叶刀》(The Lancet所指出[7]的那样,谈判陷入分歧,条款草案也呈现出不公平和不公正,尽管其中已经对《国际卫生条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的修改达成一致。目前讨论仍在继续,并且希望能在2025年5月之前达成协议。在此之前,持续缺乏有意义和有效的协议削弱了世界应对H5N1等国际健康威胁的能力。尽管已经经历过COVID-19大流行,但大多数国家仍然没有为新的大流行做好准备。image.png

  然而,除了疫情暴发和潜在干预措施等近期驱动因素外,我们还需要面对美国H5N1疫情再次引发的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人畜共患病对人类的影响最终源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这些生活方式如何塑造人与动物的交互。我们的饮食、集约化耕作方式、生计、行为和文化,我们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跨学科教育、部门间合作、充足的资金和综合政策加以处理。“同一健康”(One Health)的概念尽管为众人所承认,但却很少被列为优先事项并被付诸实施,其结果是世界失去了应对甚至是完全预防大流行等健康威胁的机会。

参考资料:

[1]. https://www.cdc.gov/flu/pdf/avianflu/bird-flu-origin-graphic.pdf

[2]. 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influenza/h5n1-human-case-cumulative-table/2024_may_tableh5n1.pdf?sfvrsn=6ab0fe24_3&download=true

[3].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405495?query=infectious-disease&ssotoken=U2FsdGVkX1%2BE2xv1alvh2s6JN7vIW0c8YPf28ikrBhQ5azOHQg9eI3BokgQxFCN4pguvMFPOw%2BJS4v0XyC0tfPUnY2KZGXXM23PLAo8bDMp%2BB4kCJy%2B1PSgCD7BNekXn2ys0D5HyXKNubopXS6z1nlbwcRFY0AqKnS5XLrp%2BJuZWf4I%2BcbGAoLFAmZDkNuqXG%2FqV9ElRR2a3bXvttAHyaw%3D%3D&cid=DM2343597_Non_Subscriber&bid=-1965517053

[4].https://www.cdc.gov/flu/avianflu/spotlights/2023-2024/h5n1-technical-update-may-24-2024.html

[5].https://www.thinkglobalhealth.org/article/course-correcting-us-response-bird-flu

[6].https://www.cnn.com/2024/04/23/health/h5n1-usda-gisaid-genetic-sequences/index.html

[7].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4)00410-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9903-1438769.html

上一篇:清平乐·荷塘幽韵
下一篇:[转载]LAIC 假说被提出:有望将地震预警时间提前到 15 天左右
收藏 IP: 111.30.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