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3:安全统计指标

已有 291 次阅读 2024-6-16 08:02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3:安全统计指标

由于安全现象相互联系的多样性和人们认识问题的多视角,反映安全现象总体的统计指标体系可从不同的层面上分类。

1按应用范围分类。

第一、用于设计的、反映系统安全性的指标,是根据系统性能确定的。如机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安全仪表和仪器的性能指标,安全装置或系统的安全性指标。

第二、用于安全管理的指标体系,称为安全管理指标体系。一般可分为职工健康保障指标和其他安全管理指标。职工健康保障指标是指用于保障职工人身安全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如人均安全投入,人均安措投入,人均劳保投入,及企业安全管理者比例等;其他安全管理指标是指投入生产机械、环境的指标,如企业安全投入比例,职工生产环境(包括空气、湿度、稳定等条件)改善状况、安全生产设备投入比例等。

2根据事故发生过程,可将安全生产统计指标划分为事故发生指标和事故预防指标,事故预防指标又称事故指标体系及安全生产发展指标体系。图1简单列出了一种安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的例子。 

1  一种安全生产统计指标体系例子 

事故发生指标为记录安全事故情况的各种绝对量和相对量,如死亡人数、事故起数、千人死亡率、百万工时伤害频率等;事故预防指标是指反映预防事故措施方面的水平指标,如安全生产达标率、安全投资比例、安全生产专业人员配备率等。

过去人们较少考虑到安全生产的发展指标,但是为了对安全生产发展和事故预防工作进行科学、定量的管理,需要建立安全生产发展指标体系。根据保障生产安全的三“E”对策原理,将安全生产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分为三方面:安全科学技术发展指标、安全管理发展指标、安全文化发展指标等,表1给出了一种描述安全生产发展的指标体系。 

1 一种描述安全生产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内容

1

安全科技发展指标

安全科技项目鉴定数、安全与评价通过率、三同时审核率、重大隐患整改率、安全投入增长率、中介(检测)机构数,等

2

安全管理发展指标

新颁布法规数、OHSMS认证数、重大危险源检查率、重大事故结案率、安全监察机构建设率、事故漏报率,等

3

安全文化发展指标

负责人安全培训率、员工安全培训率、特种作业人员复训率、安全监管人员配备率、安全专职人员配备率、注册安全工程师数,等

  1.安全统计的静态指标

在统计学中,静态指标包括绝对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安全统计学研究与之有所不同,静态指标主要包括绝对指标(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两类。这些指标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相对指标是由绝对指标派生出来的,所以绝对指标是静态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水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安全生产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1)绝对指标。用于反映安全现象总规模、总水平或总水平量的指标,及反映安全生产系统中各种统计对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指标,在安全统计中称为绝对指标。由于这些指标反映的是安全现象总量,因此也称为总量指标。绝对指标有总体数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总量表明总体中单位数的多少,如某行业的企业数量、职工人数、安全投资比例等,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即为总体标志总量。

2)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用以表明安全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统计学中,相对指标又称为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相互联系的安全现象数量的比率,用来反映安全现象的发展程度、强度、结构、普遍程度或比率关系;相对指标是把两个具体数值抽象化,使人们对安全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安全统计中,相对指标表示与事故伤亡、安全经济损失等情况有关的数值与基准总量的比例,从质量、效益、强度和效率等方面来揭示安全现象,反映安全现象的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固有关系;此外,相对指标能清晰地表明绝对指标所不能表明的隐性特征,表明安全现象的结构性质、发展程度和比例关系。

    2.安全统计的动态指标

动态指标较多用于表达伤亡事故统计指标。当用伤亡事故统计衡量一个系统的安全状况时,为了便于比较、分析,需要规定一些表明伤亡事故发生状况的指标。19488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由国际劳工组织(ILO)主持召开的第六次国际劳动统计会议上,通过了统一的安全统计指标,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伤亡频率和伤亡严重率。

众所周知,任意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都会带来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具有一定的、甚至相当大的破坏力,严重时会对社会经济和国家政治造成影响。目前而言,划分安全生产事故的等级,是直观反映事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重要方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38366.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2:统计资料的整理
下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24:安全统计指标体系
收藏 IP: 119.39.118.*|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