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林小子的非正经学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linxiaozi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作者,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学术思考与经验,让更多的科研新人受益,让学术世界变得有温度。

博文

参加MLIS专硕2024年年会的几点体会! 精选

已有 4116 次阅读 2024-5-31 19:35 |个人分类:学生指导|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1.jpg

毕业季终于告了一个段落,只剩下最后的学位授予环节!抽空将这个月参加专硕年会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欢迎大家补充、批评和指正!

1.在小组交流环节,专硕的学位论文外审是培养关注的焦点。专硕和学硕培养目标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专硕注重实践应用,而学硕则更偏向理论研究。然而,部分外审专家可能由于未直接指导过专硕学生,在评审专硕的学位论文时可能忽视了这一差异。这导致在评审过程中,对于专硕论文的评价标准产生了偏差。有培养单位提到学位论文外审经常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同一篇论文有给A的也有给C的。这种不一致性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对外审的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2.专硕申请读博现象。近年来,专硕学生申请继续深造读博的人数不断增多,这反映出专硕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在逐渐提高。专硕教育不仅注重实践应用,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当前,越来越多的专硕学生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以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和职业发展。这一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如何更好地培养专硕学生,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需求。

3.专硕非全日制化与学费上涨。专硕教育的非全日制化趋势日益明显,学费也在逐年上涨。一些学校的专硕学费已经高达8万多一年,并且招生数量还在逐年增加。这对专硕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制定更具特色、含金量更高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专硕。

4. 专硕培养的品牌建设与创新。一些高校的专硕培养负责人通过直播招生宣讲会,甚至深入目标企业进行招生宣讲等方式积极推广专硕教育,打造出了强大的品牌效应。这些培养单位不断突破创新,挑战各种“第一”,为专硕教育树立了典范。这种品牌建设和创新意识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应该向这些学校学习,加强专硕教育的品牌建设和创新实践,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0069-1436414.html

上一篇:英文论文投稿请避开On Hold期刊
下一篇:如何查找WoS数据库中SCI/SSCI期刊的收录动态
收藏 IP: 153.37.164.*| 热度|

7 宁利中 崔锦华 杨正瓴 王从彦 王启云 郑永军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