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vi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avier

博文

[转载]面向动力电池系统热安全的阻燃型多功能复合相变材料的防护机理研究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已有 1380 次阅读 2024-3-10 22:1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为了提升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相变材料不仅需满足热管理的需求,还需具有热失控防护功能。在有机相变材料中添加无机硅/磷微纳阻燃剂,以提高阻燃效果提高有机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进而提升动力系统的热安全。

Qiqiu Huang TheInnovation创新2024-03-09 00:02

导 读

动力电池组是纯电动汽车驱动能量的唯一来源,与整车安全性密切相关。传统热管理缺乏对电池热失控的防控。相变材料利用自身潜热的优势在热管理领域具有巨大潜力;然而常规有机相变材料在电池热失控后“火上浇油”,严重影响驾乘人员安全。本研究制备了基于无机二氧化硅包覆阻燃聚合体与有机骨架相结合的多功能复合相变材料,显著提升了电池系统的热安全性。

电池.png

图1 图文摘要

构建无机硅基微纳聚合体阻燃层

为了提升有机相变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结构稳定性,本研究将纳米SiO2@C稳定附着在ammonium polyphosphate (APP)表层,制备出微纳团聚体,其中SiO2@C的碳层可以协助其在有机材料中均匀分散,并在高温下协同促进APP形成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隔氧隔火层(图2)。

电池-2.png

图2 各成分SEM表征图

低泄漏的阻燃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制备

SiO2@C/APP阻燃微纳团聚颗粒的引入,可将材料发生热泄露的温度提升至150℃。同时显著提升材料在持续高温中的稳定性,相关的热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阻燃柔性复合相变材料在加热10小时后的质量保持率可保持在99.5%(图3)。

电池-3.png

图3 PS/APP/SiO2@C3的热稳定性能

PS/APP/SiO2@C3的燃烧与阻燃特性

相较于APP只能实现氧和热的部分隔离,APP/SiO2@C能够承受高压燃烧气体的冲击而难以破坏,有效地提高碳层的致密度和连续性。在燃烧测试中,热量释放平台可延长至700秒,且在燃烧15秒后,PS/APP/SiO2@C3仍可在去除火源后立即停止燃烧,样品保留率保持在99%以内(图4)。

电池-4.png

图4 PS/APP/SiO2@C3的燃烧和阻燃测试

PS/APP/SiO2@C在电池系统中的热管理应用研究

为了验证PS/APP/SiO2@C3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将其组装在电池模组中并进行了循环测试和加热测试,结果表明(图5)使用PS/APP/SiO2@C3组装的电池模组可以在5 C放电倍率下将最大温度控制在61℃, 同时得益于材料优良的传热性能,热失控产生的热量可迅速均匀地分散到周围,降低高温对于电池的影响。

电池-5.png

图5 PS/APP/SiO2@C3的实用性测试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无机微纳阻燃团聚体与有机柔性骨架相结合的复合相变材料,其在燃烧后形成致密阻隔层可实现氧气和热量的隔绝,进而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热稳定性。再将其应用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中,实现了电池热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并延缓了电池组热失控触发时间。这项研究构建了复合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组中从热管理至触发热失控之间全温域的防护策略,为提高电动汽车的热安全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保障电动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责任编辑

张群姿     山东大学

李    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姊妹刊The Innovation Materials第2卷第1期以Report发表的“Multifunction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lame retardant and organic form stability for improving battery thermal safety” (投稿: 2023-09-04;接收: 2024-02-02;在线刊出: 2024-02-06)。

DOI: https://doi.org/10.59717/j.xinn-mater.2024.100048

引用格式:Huang Q., Li C., Li X., et al., (2024). Multifunction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inorganic flame retardant and organic form stability for improving battery thermal safety.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2(1), 100048.

原文链接:https://www.the-innovation.org/article/doi/10.59717/j.xinn-mater.2024.100048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image.png

作者简介

黎灿兵,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教授。从事电力气象和大规模储能应用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项目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课题。发现城市微气象与空调负荷交互影响规律,获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发明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提出电力用户侧可一定程度独立运行的多能源局域网灵活组网与调控技术,获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提出大规模风电场分群抗扰动控制技术,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发表SCI论文80余篇,EI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李新喜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从事动力电池系统的热安全研究。近些年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产学研项目6项;荣获202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14);202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10);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一等奖(1/10);发表SCI论文70余篇,Top期刊论文18篇,高被引论文6篇。

往期推荐

挑战电池的高能量密度极限之路

► 点击阅读

转移印刷预锂化助力锂离子电池实现99.99%初始库伦效率

► 点击阅读

气相合成纯相Ti₂CCl₂ MXene助力锂硫电池高效催化

► 点击阅读

科学网—[转载]智能可穿戴血压监测将何去何从?|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应用:搭建星地信息高速公路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入选中国科学院分区表1区

科学网—[转载]强厄尔尼诺爆发助推2023-2024年全球表面温度破纪录及其衍生气候危机 | Innov. Geoscience

科学网—[转载]从古老生物被膜样品中挖掘微生物资源 | 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科学网—[转载]泛血管医学时代,好医生的胜任力评价将走向何方?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语言模型助力科学研究的第N种可能:解析现实世界中的配送路线优化问题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大语言模型助力遗传病分子诊断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解析催化剂表面再构机制来调控催化性能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发展基于生态系统质量管理的新型生态经济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新冠紧急状态结束,挑战仍在继续 |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科学网—[转载]多功能量子点点亮与重塑巨噬细胞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不平等城市高温负担阻碍气候公义及可持续发展目标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基于对环芳烷的双极性近紫外圆偏振发光材料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外量子效率达到35.2%的高性能红色延迟荧光材料 | 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科学网—[转载] RXR—核内外双重调控肿瘤发生的关键因子 | The Innovation Life

科学网—[转载]容错拓扑量子计算的原理性验证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Medicin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Materials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Life 创刊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科学网—[转载]探索饮食、益生菌和肿瘤免疫治疗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兴范式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电荷调控:增强疫苗免疫效力的新方法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将社会神经科学融入自主驾驶人机交互行为理解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高分辨率卫星观测助力解决水文研究新难题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人工冬眠是科幻还是科研?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时空深度挖掘,AI赋能城市计算新时代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理解区域气候变化中更复杂的多维相互作用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黑洞燃料的直接观测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从地底到深空:核天体物理实验帮助解开古老恒星中元素产生之谜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智能无人集群威胁将至,如何防御和对抗?|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肠道干细胞逆行:结直肠癌预防的新启发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揭开人体膜解剖的神秘面纱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填充观测天文学的参数空间

科学网—[转载]漫漫“长征”路之艾滋病疫苗研发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末次冰盛期气候塑造了中国陆生脊椎动物功能多样性格局及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科学网—[转载]新一代智能避障:仿生视觉模拟助力安全驾驶 | The Innovation

科学网—[转载]神经髓鞘脂质-神经信息传递的马其顿防线

科学网—[转载]大亚湾实验发布中微子振荡最精确测量结果

科学网—[转载]The Innovation | 太阳爆发活动的数据驱动模拟

The Innovation 简介

扫二维码 | 关注期刊官微

期刊水牌.png

The Innovation是一本由青年科学家与Cell Press于2020年共同创办的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向科学界展示鼓舞人心的跨学科发现,鼓励研究人员专注于科学的本质和自由探索的初心。作者来自全球57个国家;已被139个国家作者引用;每期1/5-1/3通讯作者来自海外。目前有196位编委会成员,来自21个国家;50%编委来自海外(含39位各国院士);领域覆盖全部自然科学。The Innovation已被DOAJ,ADS,Scopus,PubMed,ESCI,INSPEC,EI,中国科学院分区表(1区)等收录。2022年影响因子为33.1,CiteScore为23.6。秉承“好文章,多宣传”理念,The Innovation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广作者文章。

期刊官网:

www.the-innovation.org

www.cell.com/the-innovation

期刊投稿(Submission):

www.editorialmanager.com/the-innovation

商务合作(Marketing):

marketing@the-innovation.org

The Innovation 姊妹刊

image.png

image.png

The Innovation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期刊标识

期刊标识-640.jpg

See the unseen & change the unchanged

创新是一扇门,我们探索未知;  

创新是一道光,我们脑洞大开;  

创新是一本书,我们期待惊喜;  

创新是一个“1”,我们一路同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97842-1424813.html

上一篇:[转载]The Innovation Energy | Volume 1 Issue 1 Live Now
下一篇:[转载]The Innovation | 2023 Impact Factor = 33.2
收藏 IP: 180.79.225.*| 热度|

1 刘朝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