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学生资助 2024-03-01 12:00 上海
从贫苦农村的乡野女孩到大都市的高级白领;
从初出茅庐的采购助理到外企副总;
从贫困的农村家庭迈向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
从潍坊学院英语专业出发,
最终踏上同济医学的殿堂。
她以勇敢的行动不断探索着人生的无限可能,
用自己的努力证明,
“人生没有上限,一切皆有可能”。
她就是同济大学2023年“励志之星”
——刘玉娥
刘玉娥,中共党员,同济大学基础医学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担任班长,绩点5.0,专业第一。以一作/共一发表医学SCI论文15篇,平均IF>10。在国内外学术大会上做报告5次,专业学术墙报获奖4次。曾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博士生奖学金、优秀班干部、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在我看来,‘励志’就是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成为一名出色的基础医学科学家是我的梦想。为此,我从文科转到医学,从零学起,跨专业考博。”以梦想为始,一路披荆斩棘,她在书写这样的励志故事...
重启人生,转行医路
知识改变命运,从贫困的农村女孩到外企高管,她不仅获得了同济大学的MBA和法国格勒诺布尔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而且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和稳定生活。然而,在夜深人静之际,她常常反思: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社会价值又是什么?自己是否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能否投身于更具价值和创造力的工作之中?
成为一名科学家是她儿时的梦想,但是由于从小数学成绩较差,高中被分到文科,各种条件限制导致这个梦想被埋藏在心底。2017年家中亲属由于肿瘤离世,激发了她学习医学的决心,并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学科学家造福社会。
心中有梦的刘玉娥
超越障碍,拥抱医学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的文科生,几乎没有学过高中生物和化学,想要涉足医学领域无异于异想天开。面对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年迈体衰的父母,她辗转反侧思量许久。因为学习医学意味着一切清零,几乎没有收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没有机会享受以前的职位带来的一切福利。自己能否做到全心的投入,能否学会庞杂繁琐的医学知识,能否在这个新的专业有所成绩,一切都未可知。最终,她还是听从了内心的呼唤,开始自学医学。
刘玉娥回顾起她的学习经历时说道:“刚开始学习医学时,遇到的专业术语的概念让我非常困惑,例如,中心法则——从DNA转录到RNA再翻译成蛋白以发挥功能,这个过程让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逐渐领会。对于质粒的概念也是如此,起初我脑海中缺乏这种微观层面的概念和意识。我的学习方法并无秘诀,仅仅是不断地重复和深入理解。如果某个概念实在难以理解,我会选择暂时跳过,等到完成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学习再回头审视这些的问题,这样往往能够获得新的理解。这也是我决定两次考研的重要原因,它让我能够不断复习教材中的概念,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挑灯夜战的刘玉娥
凭借对专业的浓厚兴趣和对医学领域探索的科研热情,她历经两次考硕,两次考博,终于在2021年考上了同济大学医学院的全日制博士。
追求梦想,兼顾家庭
“记不清多少个夜晚我在两个孩子熟睡之后挑灯夜战,也记不清我在实验台上度过了多少个假期和周末,不曾关心平添多少白发和皱纹,只问科研进展到何处”。
刘玉娥与自己的儿女
当被问及在博士科研压力下,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如何平衡生活与学习时,刘玉娥说道:“个人的精力确实有限,父母和先生对我的学习给予默默的支持,他们是我敢于探索新领域的强大后盾,也是我前进的保障和动力。我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医学学习和科研中,因此孩子们的父亲和外婆在孩子的抚养上承担了更多。我尽自己所能,在高效率的工作和学习的同时,努力多关心照顾孩子。我的日常安排是早起早归,以便傍晚能陪伴孩子们,等孩子们熟睡后,我便继续我的研究工作。许多和我同龄的妈妈能够时刻陪伴孩子,但由于我要在新的领域有所突破,就没办法天天围着孩子转,这让我感到有些愧对孩子。但我尽可能在陪伴孩子时为他们做些美味的食物,和他们一起玩耍。”
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在读博期间,她在潜心科研的同时,也注重发挥科研和专业的社会价值,以此服务更多的人群。她作为核心志愿者,参与组织了五次全国肿瘤细胞生物学年会大会,促进了肿瘤生物学的学术进步:在AI Brain公众号上解读前沿肿瘤期刊,宣传肿瘤防治;她运营“探索肿瘤”公众号,发布和组织中小学学生科普活动,让科研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刘玉娥为中小学生科普医学知识
她曾参加联劝公益的“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暴走50公里筹集善款,让山区的每个孩子都能吃上鸡蛋。此外还担任社区志愿者,为社区中的老年人和体弱者提供服务,因此收到了社区的感谢信。
参加公益活动,获感谢信
最后,刘玉娥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人生总有起伏,我们要做到在山顶时不骄傲自满,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在低谷时不灰心丧气,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拥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保持足够的自信并坚定地走下去。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总有一日你将与风同行,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
文案|位慧慧、刘玉娥
图片|刘玉娥
排版|位慧慧
编辑|徐艺云
审核|李小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