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本科征集志愿,《老张谈高考志愿系列(005):什么是平行志愿》里提及:没人的缺额、踢掉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额,临时加了车子座位增加计划额。这些就是征集志愿提供的可报考名额。就征集志愿名额来源来说,山东、浙江这种“专业+学校模式”主要是缺额和增加计划。江苏、上海以及旧模式的云南等省份是缺额、不服从和增加计划皆有之。
云南的模式是把征集志愿单独提出来,然后再按同批次的方法刷一轮,然后再降20分刷一轮,最后降到40分刷一轮。正常情况,理工类降分录取极限在-30分附近,文史类降分录取极限在-25分附近。
征集志愿是不是单独提出作为一个独立程序流程进行录取还是合并到下一个批次进行录取,每个省份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征集志愿的报考技巧和方法本质是相通的。接下来我们谈谈征集志愿的产生的原因和报考技法。
一、征集志愿产生的原因
征集志愿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三个:
1. 大小年现象和趋势影响
除了几个国内响当当的名牌大学(清北华五人国)外,其他学校都不同程度存在录取排位大小年的变化。加上每年的热点不同,就很容易导致考生追逐热点产生的高分学生志愿滑档现象。比如2022年的临床医学、2023年电子信息类的爆缸。另外,一些学校、专业由于冷门、长期不受待见,也容易产生招生计划比实际投档人数多的情况(这种情况叫断档),因此需要根据缺额进行征集。
2. 录取制度问题
无论是云南目前所采取的“学校优先”,还是江苏所采取的“专业组优先”模式,其本质还是“学校优先”,报考是以学校(学校专业组)整体作为对象,若不具备与其它竞争者足够高的分数优势,是无法保证被考生的专业志愿录取的。于是就出现了考生分数达到学校最低分数线,而不服从专业调剂被滑档的现象。针对云南、江苏这种省份,高考志愿只能在“浪费分数保专业”和“低分越线保学校”二者选其一。如此一来,不单学生滑档者众多,学校也经常出现专业缺额的窘境,需要通过降分征集志愿来补满招生计划。
3. 地域偏好问题
这是一个最常见的高考现象,西南的学生不太愿意选东北的学校、东部沿海的学生不太喜欢选西北、西南的学校。大城市的学生不太喜欢选内地的学校等。意味着这些学校在对应的省份常常出现低分录取甚至缺额的情况产生。
二、征集志愿报考技法
对于高分滑档的考生,选择同档次进行征集或等略低一档次的院校录取(二本批录取),尽量选择公办,服从专业调剂即可轻松征集。
而针对贴着本科提档线或者低于本科提档线的征集志愿(也就是降分征集)的报考(云南省二本批及预科、江浙沪鲁等本科批),我们可以总结为三个字:“反人性”。
家长和学生的最爱往往是:学费低、地方近,征集名额多。而实际上,在报考征集志愿时,往往需要遵从:高学费、地方远、名额少的原则。
首先谈高学费,二本有1/3的学校是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此处指单独办学)。即便是云南本省的独立学院和民办学校,收费也在2万以上。纵观一下,上海、浙江、江苏的同类学校基本也在2.5-3.5万之间,实在没有必要为四年多出两、三万元选择省内的学校。省内学校分数线越征集越高,即便是第一次征集,也贴近批次线甚至比批次线高。低分的考生可以直接无视,不必为这些学校浪费一个志愿名额。
一般省内或是热门的城市,征集志愿一次顶多两次就能征集满。而诸如东北、西北的学校则尤为艰辛,云南本省一般需要三次、累计降分40分才能征集完全。故而,对于批次线30分之内的考生,重点放在东北、西北的学校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因为云南省是十个平行志愿,在东北、西北院校前置放两、三个沿海的志愿学校也无妨。同理,东三省的考生把征集重点放在西南、西北也是同一个道理——离家远。
名额少的学校,需要看专业是否热点。比如只是为了要上个本科,那么像今年的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甚至金融这种被网红“张雪峰”嗤之以鼻的专业就是征集好机会,命中率就会大为改善。
(注:本文同时发布于本人微信公众号:张口说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