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xiaD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ixiaDing

博文

“导师”和“研究生”的“博弈” 精选

已有 31151 次阅读 2023-9-30 15:0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二的学生马上要开题了,和学生为选题及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产生了分歧。

   其实学生在研一时已经初步进行了选择,也基本在研一下学期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内容的实验。在研一大约这个时间,研究生进实验室时,已经就研究内容进行了讨论。当时手里有2个内容稍微有点难度,1个内容累一些,都有项目和经费支持。其中1个稍微有点创新性,偏上微生物组学,结果不能完全预测,需要学生边做边和我们讨论,最终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新的成果,是接着上一个研究生的内容继续深入的,主要考验工作量;第2个是偏向分子操作,各种敲基因,研究调控途径的,目前整个敲除体系在效率上还有点问题,进度整体较慢,主要考验耐心;第3个纯应用,主要是下地+室内常规试验,考验体力。当时研一的学生基本都想先试试第1个和第3个,第2个都不太想选,我当时建议学生每人至少选2个,有个选择。学生们都选好了,开始了第一年的试验。

   其中一个学生选的1+3,做应用很认真、负责,基本下地的各种事务信手拈来,稳妥至极,我心里很是欢喜,觉得碰到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再鼓励鼓励,做做第1个内容,那研究成果完成指日可待啊!还没高兴多久,他来找我聊开题,直接否认1课题,坚决不干嘞,只想做点简单的!哎呦嘞,我顿时失望,心情那个抛物线。另外一个学生也是只选了3,表示绝对不做任何创新和分子的内容。我就纳闷了,这才二年级上,为何学生们的状态变化之快,始料不及啊。

   先说说我原本的打算,1和2课题嘛,要说多有创新,那是很扯淡,只能说稍微有一丢丢,主要是工作量大些,需要重复,需要动动脑子,后面等试验结果出来,可能会发表个稍微好点的SCI,我们基本上想好了大概的研究思路,学生边做边思考下,3年指定出成果。可惜了,学生们给我反馈,做了一次没成功,而且发现觉得工作量太大,跟我说了几次工作量大,我也给了方案,喊他找本科生帮忙,反复这么几次,他决定不干了。我和他们都讲过所有课题的前景、工作内容、思路以及对他们日后科研发展的帮助等等。一年级的时候大家都愿意试一试,为什么一到二年级就变了呢?工作量大的不愿意干,考验耐心的直接pass?那读研究生到底为了什么呢?如果我这么理解,估计有学生会说,“导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读博的时候,其实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无数次打退堂鼓,多次和导师沟通,后面也是凑合着完成了毕业内容,现在回想,具体做得内容不说,但是在其中经历的心路历程,“坚持”是我读书期间最重要的收获。我本来想把自己的经验和学生们好好说一下,也学我导师一样,给给鼓励。结果,我发现我说不出口。

   1、他们都决定不读博士,只读硕士。所以我理解,大约只想顺利要到文凭。

   2、对科研这个事情,喜欢肯定谈不上,我感觉没啥动力,大约是想发好文章的,但是有没有都行。

   3、做课题呢,也谈不上是否喜欢或者想要自己做点新的东西,感觉是给老师做,是要完成任务,主动性相对较低。 

   我特别怕我这么说会让人觉得“导师”傲慢。怎么你觉得好的就是好的,你觉得这个科研好就是好,你觉得要坚持就是好的,你觉得只想要文凭的研究生就是不好........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鼓励。和上一篇博文,我的学生毕业,我的感概“科研做的好的,不一定学习好,也不一定工作好,也不一定有钱赚,更不一定有前途”一样。

   最终,我给他们回复,你们想做什么都行,我都支持!有什么问题咱们一起讨论!

   但我心里这么决定,那我“导师”也想坚持,对于愿意做一些稍微有创新的学生们,我要更用心一些!大家也都是“双选”嘛!

   但是我还是希望有的研究生可以不那么现实,有些理想,想要努力(我绝对不是李佳琦那种),有点突破,并且愿意尝试一下下失败的感觉!进而也坚持,人生毕竟是场马拉松,学校毕竟只是“象牙塔”!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84819-1404314.html

上一篇: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
下一篇:关于研究生复试的那些事儿
收藏 IP: 117.189.31.*| 热度|

17 李毅伟 王安良 郑永军 信忠保 崔锦华 农绍庄 杨顺楷 彭真明 雷宏江 孔玲 姚伟 杨正德 谌群芳 汪凯 陆仲绩 guest18550350 guest209601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