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huy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huyi

博文

送你一个礼物——让学习科研工作从难题变乐趣

已有 2405 次阅读 2023-7-7 21:4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的新书《学术写作五步法 —— 如何从零完成高质量论文》已于近期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上市。

需求

科研新手往往会低估科研写作的难度,望文生义觉得科研成果无非就是「码字儿」而已。科研成果 —— 如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毕业论文、研究报告或学术专著等 —— 确实可以用字数来计算,但这些作品却绝不仅仅能靠着码字儿堆积数量产生。你需要构建自己的认知系统,了解所在科研领域的进展和需求,通过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认知差」,进而将其有效输出。

一些研究生同学未理解这点,拖延到最后一刻才着手论文写作。一旦真正上手,他们很快就在挫折面前退缩,感到痛苦、折磨与迷茫。最终的毕业论文,有些学生甚至是流着泪完成,然后整天在忐忑中,期盼答辩委员会和外审专家能够高抬贵手。

「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对科研工作也同样适用。其实你的研究生生活,本可以过得更加轻松愉快。初窥科研写作门径,你有很多方法和技巧可以借鉴与应用。我为你写作这本书,就是希望它能够减轻你在科研入门时的困扰和痛苦,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收获成果,体验快乐。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我「科研新手入门」系统教程的 3.0 版本。第一版《科研新手全面入坑指南》在 2019 年 10 月底以少数派专栏形式发布。第二版进行了大幅补充、修改和更新,在 2022 年 8 月少数派《经验卷轴》系列推出,更名为《如何入门学术论文写作》。这一次,应人民邮电出版社智元微库负责人张渝涓老师邀请,我又一次对教程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并且增补了 AI 用于论文写作等章节,最终形成了这本书。

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奇怪 —— 为什么我在阅读中才引发的困惑,老师却好似已经知晓,并直接在后文给出了答案?其实这倒不是我有什么「读心术」,而是前面两版专栏发布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尤其是科研新手。他们在文后提出了各种问题,很多都是我从未想到过的。正因为这些问题也曾困扰着与你处境相似的读者,所以我干脆在本书中直接融入进来,并且给予解答。这便是迭代式写作的好处 —— 可以愈发理解体悟用户需求,并且不断尝试用更好的方式来应答和解决。

这本书对科研新手来说,究竟是否有效呢?我这里就不去列举专栏的详细反馈数据了,只给你讲一个一周前刚刚发生的例子。

案例

7 月初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做了一场讲座。讲座定在下午 2 点开始,可一位男生早在上午 11 点就到达会议地点。朋友们都说「你的铁粉儿来了」。

我们相谈甚欢。他说目前在上研究生。自打上本科起,他便订阅了我的少数派专栏《科研新手全面入坑指南》,从中受益良多。

我询问他学过专栏之后,对科研工作都有哪些帮助。他很实诚,说专栏里面介绍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信息管理等社科类研究。各学科之间着实是隔行如隔山,无法直接借鉴。顺便说一句,后来我才知道,我们之间隔着的是「火山」—— 因为火山是他的研究对象,哈哈。

然而他非常笃定地告诉我,专栏介绍的通用研究心法对他很有启发。特别是其中「与导师相处之道」部分极其重要,对他求学生涯大有裨益。他现在与导师沟通顺畅,经常受到导师的表扬。提及这些,他笑得很开心。

这本书确实详谈了如何与导师相处。我曾在视频里跟你讲过,我见过不少跑来留言和提问的「野生研究生」。他们与导师形同陌路,根本就没有办法请教导师问题,甚至连话都不说。我不希望你落入此类境况。研究起步阶段本来就富有挑战,若缺乏了导师的指引帮助,则是雪上加霜。

与导师相处,不应该只注重文明礼貌,更要注重八个字的原则——理解共情,有效沟通

「理解共情」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当你能够理解导师的处境,并且知道他的想法时,很多误会就不会产生了。例如说联系导师的注意事项,如何快速掌握「默知默会」的基础常识,跟导师汇报选题时需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以及提交初稿前如何自检……

这些内容,本书中都有涉及,而且讲得非常详细,且为你分析了具体原因。有的人可能会觉得琐碎矫情。但你如果参加过导师们一年一度(或几度)的吐槽大会,就应该明白这些细节工作和沟通若没有做到位,后果很严重 —— 轻则挨训,重则破坏师生关系。甚至还有更为极端的例子,你可能也从新闻节目中有所耳闻。

很多悲剧原本可以避免。如果你能早点儿了解这本书里介绍的内容,便可以从研究生阶段一开始避开这些坑,收获和老师之间的双向信任,为了共同的目标前进。到那时很多看似高不可攀的机遇和成果,都会变得唾手可得。

内容

你不要误会,「与导师的相处之道」绝不是本书的全部。本书介绍了多种工具和策略,有效提升你的科研写作效率,为你的科研输出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举例来说,你会学到如何将广受好评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用于论文写作。助你无痛启动、快速积累材料,直至轻松完成初稿。你会学到如何用文献分析与可视化应用扫描科研领域,了解哪些文献更值得深入阅读。你还将学会如何用 AI 帮自己阅读论文,扫清影响深入理解论文内容的「拦路虎」。站在AI写作的角度,本书称得上是与时俱进。因为其中有专门的章节,跟你探讨如何在论文写作中应用 ChatGPT 

相信这些方法,能助帮你提升科研写作的效率,减轻压力,同时带来更多愉悦的心流体验。但这依然不是全部。这本书还涵盖了适用于多种学科的科研心法

比如怎样找到好的选题。这里总结了 5 种不同的选题方式,帮你用国际学界专家的角度,来看待选题的方略。再比如论文读不懂的时候该如何处理。相关经验一旦活学活用,你会发现原本要愁掉头发的苦差事,一下子变得轻松不少。针对毕业年级的研究生,这本书还给你的答辩提供了若干实用原则和技巧,避免你踏入常见误区。

上述内容,在本书中以「五步骤」呈现,每个步骤各占一个篇章。分别为:

  • 入门篇

  • 选题篇

  • 文献篇

  • 写作篇

  • 答辩篇

其他内容还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最后还有附加「寄语」篇,作为本书的收尾,名字就叫作《不要成为「野生」研究生》。相信你通读本书之后,这个目标是不难达成的。

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天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大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曰芬老师为本书撰写推荐语。王老师是我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著名专家,也是我敬重的同事。读过本书后,王老师认真仔细反复修改了三次推荐语,希望能更全面反映本书特色。有一次她很晚还在斟酌措辞,给我发来时已近午夜,令我深受感动。王老师热情洋溢的推荐语也让我倍受鼓舞和激励。

感谢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阳志平老师拨冗为本书写作推荐语。自 2017 年加入阳老师举办的《认知写作学》第四期课程,我就一直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主动应用,受益匪浅。能得到阳老师的高度赞扬和推荐,我感到无比荣幸和欣喜。借此机会,我再次向你推荐阳志平老师的新书《聪明的阅读者》。我觉得这本书是信息过载的智能时代里,每一位读者的必读书目。

感谢少数派创始人老麦对本书的推荐。2019 年我在少数派讲解科研入门的《科研新手全面入坑指南》专栏能够推出,离不开老麦一再的鼓励。能驱动一个懒人系统化写作专栏绝非易事,我要特别感谢老麦提供的动力。事实证明,开设专栏这个决策很正确。我们合作非常愉快,我也从少数派专栏写作中收获良多。

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智元微库负责人张渝涓老师和各位编辑在本书创作、修改、审校与出版过程中的辛勤付出。手持样书那一刻,我由衷赞叹编辑团队的工作效率和严谨认真。这本书是由真心热爱图书事业的专业团队共同协作完成的成果。愿我们今后继续愉快地合作,为广大读者推出更多满足需求的优秀作品。

感谢你,我亲爱的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的创作。愿这本书能给你带来阅读的乐趣与助益。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

延伸阅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7709-1394487.html

上一篇:如何用 ChatGPT 和你的卡片笔记对话?开源应用 Quivr 尝试
下一篇:如何用 AI 帮你做 PPT ?
收藏 IP: 218.68.105.*|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