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vviol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vviola

博文

[读博日常]我时常好奇我和世界的联系

已有 1560 次阅读 2023-3-16 16:12 |个人分类:胡说八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的朋友曾经和我说过,没人能了解整个世界。但是我当时的回答是,分人。是的,不断的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进行纯粹的探索是快乐的。在25岁成年人的世界里,似乎嘟囔的对象都需要从好盆友变成blog,去自己慢慢摸索自己和世界的联系,以及自己存在的意义。文字,不论存在于电子数据,亦或者是变成铅字,笔墨文书,其实都会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体现。因为,人会思考,总结经验和教训,让自己获得幸福。可是很多时候,简单的一句话,在经过不同的人和其拥有的人生财富中,就变成了不同的“信息“和"力量"。于是就衍生出了,传播效应,尔后,经过时间的验证,才变成了经久流传的"经典"。可是人和人是有差异的,可是就是这种一个一个小的"差异",组成了可以被人"考证"出来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后来的后来,我们管这样的"认识"和"观点"叫做,探索与发现。语言的诞生,生命的诞生,文明的诞生,总是神奇而微妙的。书读的越多,我越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我也想,通过“我”和“独立的个体”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开我所认识的具体的“世界”。可是,25岁的我却发现,探索的欲望,是有限的。因为知识的边界,不是无穷无尽的,是有限的。在哲学的方法中,事物之间存在本质联系,知识和知识,学科和学科也会联系起来,然后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浆糊一样的东西,后来就会发现,当时充满热忱的,那些所有被人称之为珍贵的喜欢,反而变成了“无聊的东西"。因为,认识的有限性让很多人的表达,变成了大同小异的东西。可是,这个世界依旧存在着,那些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思想家的人,表达出来的,传承出来的古言哲思,这些或许是可以经得住时间的验证的,在时间场合中,变成一个又一个被打磨过的珍珠和玉石。生存之本固然重要,可是倘若你留在时光里的,是你当下的年纪最不满意的糟粕,其实也是或许也是我们对于从前我们自己的一种"辜负"。简单归纳为,人赤裸裸的来,学会了“知识”,拥有了“认识”,掌握了“思考”,于是开始尝试进行“信息交流”,人又在思维的碰撞里,开始试图进行历练和修行,拥有了判断力和审美力,拥有了“智慧”和“哲思”。最后,拥有不同思维层次和深度的人,慢慢总结经验,变成了可以流传的“作品”。于是,这便成为了这个“人”和他眼前这个“世界”的紧密联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685-1380627.html


下一篇:[读博日常]写论文就像下蛋
收藏 IP: 36.129.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1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