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本文
于志强, 余正涛, 黄于欣, 郭军军, 高盛祥. 基于变分信息瓶颈的半监督神经机器翻译. 自动化学报, 2022, 48(7): 1678−1689 doi: 10.16383/j.aas.c190477
Yu Zhi-Qiang, Yu Zheng-Tao, Huang Yu-Xin, Guo Jun-Jun, Gao Sheng-Xiang. Improving semi-supervised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with variational information bottleneck.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22, 48(7): 1678−1689 doi: 10.16383/j.aas.c190477
http://www.aas.net.cn/cn/article/doi/10.16383/j.aas.c190477
关键词
神经机器翻译, 跨层注意力机制, 回译, 变分信息瓶颈
摘要
变分方法是机器翻译领域的有效方法, 其性能较依赖于数据量规模. 然而在低资源环境下, 平行语料资源匮乏, 不能满足变分方法对数据量的需求, 因此导致基于变分的模型翻译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该问题, 本文提出基于变分信息瓶颈的半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所提方法的具体思路为: 首先在小规模平行语料的基础上, 通过引入跨层注意力机制充分利用神经网络各层特征信息, 训练得到基础翻译模型; 随后, 利用基础翻译模型, 使用回译方法从单语语料生成含噪声的大规模伪平行语料, 对两种平行语料进行合并形成组合语料, 使其在规模上能够满足变分方法对数据量的需求; 最后, 为了减少组合语料中的噪声, 利用变分信息瓶颈方法在源与目标之间添加中间表征, 通过训练使该表征具有放行重要信息、阻止非重要信息流过的能力, 从而达到去除噪声的效果. 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所提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译文质量, 是一种适用于低资源场景的半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文章导读
自端到端的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模型[1-2]提出以来, 神经机器翻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基于注意力机制[2]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提出之后, 更使得神经机器翻译在很多语言对上的翻译性能超越了传统的统计机器翻译(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3], 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4], 也因此促进了很多神经网络方法在其上的迁移与应用, 变分方法[5-6]即是其中一种重要方法. 变分方法已证明能够显著提升神经机器翻译的性能[7], 但是由于数据驱动特性, 其性能较依赖于平行语料的规模与质量, 只有当训练语料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时, 变分方法才会体现其优势. 然而, 在低资源语言对上, 不同程度的都面临平行语料缺乏的问题, 因此如何利用相对容易获取的单语语料、实现语料扩充成为应用变分方法的前提. 针对此问题, 本文采用能够同时利用平行语料和单语语料的半监督学习方式展开研究. 半监督神经机器翻译(Semi-supervised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单语语料进行利用: 1)语料扩充−再训练: 利用小规模平行语料训练基础翻译模型, 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回译[8]等语料扩充方法对大规模单语语料进行翻译, 形成伪平行语料再次参与训练; 2)联合训练: 利用自编码[9-10] 等方法, 以平行语料和单语语料共同作为输入, 进行联合训练. 本文重点关注语料扩充后的变分方法应用, 因此采用语料扩充−再训练方式.
目前被较多采用的语料扩充方法为: 首先利用小规模平行语料训练基础翻译模型, 在此基础上通过回译将大规模单语语料翻译为伪平行语料, 进而组合两种语料进行再次训练. 因此, 基础翻译模型作为任务的起始点, 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后续任务的执行质量. 传统提升基础翻译模型性能的手段限于使用深层神经网络和在解码端最高层网络应用注意力机制. 然而, 由于深层神经网络在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时, 不同层次的神经网络侧重学习的特征不同: 低层网络倾向于学习词法和浅层句法特征, 高层网络则倾向于获取更好的句法结构特征和语义特征[11]. 因此, 很多研究者通过层级注意力机制, 利用神经网络每一层编码器产生的上下文表征指导解码. 层级注意力机制使高层网络的特征信息得以利用的同时, 也挖掘低层网络对输入序列的表征能力. 然而, 上述研究多采用层内融合方式实现层级注意力机制, 其基本方式为将k−1层上下文向量融入第k层的编码中. 事实上在低资源环境中, 受限的语料规模易导致模型训练不充分, 在此情况下引入层级注意力, 可能会加重网络复杂性, 造成性能下降. 因此, 本文设想通过融入跨层注意力机制, 使低层表征能够跨越层次后对高层表征产生直接影响, 既能弥补因网络复杂性增加带来的性能损失, 又能更好地利用表征信息提升翻译效果. 除此以外, 由于在基础模型的训练过程中缺少双语监督信号, 导致利用其产生的伪平行语料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数据噪声, 而在增加使用层级注意力机制后, 并不能减少噪声, 相反, 噪声随着更多表征信息的融入呈正比例增长[12-13]. 在随后的再训练过程中, 虽然语料规模能够满足变分方法的需求, 但含有较多噪声的语料作为编码器的输入, 使训练在源头就产生了偏差, 因此对整个再训练过程均造成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入变分信息瓶颈的神经机器翻译方法. 首先利用小规模平行语料训练得到基础翻译模型, 在其基础上利用回译将大规模单语语料翻译为伪平行语料, 进而合并两种平行语料, 使语料规模达到能够较好地应用变分方法的程度. 在此过程中, 针对基础翻译模型的训练不充分问题, 通过引入跨层注意力机制加强不同层次网络的内部交互, 除了通过注意力机制学习高层网络编码器产生的语义特征之外, 也关注低层网络产生上下文表征的能力和对高层表征的直接影响. 随后, 针对生成的语料中的噪声问题, 使用变分信息瓶颈[12]方法, 利用其信息控制特性, 在编码端输入(源语言x)与解码端输出(目标语言y)之间的位置引入中间表征, 通过优化中间表征的分布, 使通过瓶颈的有效信息量最大, 从而最大程度放行重要信息、忽略与任务无关的信息, 实现噪声的去除.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融入跨层注意力机制加强基础翻译模型的训练, 在增强的基础翻译模型上利用回译产生伪平行语料、增大数据规模, 使其达到能够有效应用变分方法的程度. 2)首次将变分信息瓶颈应用于神经机器翻译任务, 在生成的语料的基础上, 利用变分特性提升模型的性能, 同时针对生成语料中的噪声, 利用信息瓶颈的控制特性进行去除. 概括来说, 方法整体实现的是一种语料扩充−信息精炼与利用的过程, 并预期在融合该方法的神经机器翻译中取得翻译效果的提升. 在IWSLT和WMT等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显著提高翻译质量.
图 1 传统作用于最高层网络的注意力机制融入
图 4 融入变分信息瓶颈后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
图 5 翻译效果可视化
传统的回译模型侧重于关注产生的伪平行语料规模, 在生成基础翻译模型时, 缺乏对神经网络跨层次信息的重视. 在使用深层神经网络进行初步模型训练时, 仅局限于利用最高层或各层内部的语义信息作为上下文表征, 忽略了低层网络对高层网络表征的直接促进作用, 因此对句法结构等信息表征不足, 造成伪平行语料生成过程中的信息缺失. 针对此问题, 本文首先通过引入跨层注意力机制加强对各层网络信息的利用, 随后基于此基础训练模型进行语料扩充, 使语料在规模上能够满足变分方法的应用需求. 然而, 跨层注意力机制在加强特征信息利用、改善基础翻译模型的同时, 会进一步引入噪声信息, 针对此问题, 本文通过引入变分信息瓶颈来进行噪声的消除. 在多个翻译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 相较基准系统,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有效提高译文质量的同时保持了译文句长, 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神经机器翻译中出现的过度翻译问题.
作者简介
于志强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E-mail: yzqyt@hotmail.com
余正涛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 本文通信作者.E-mail: ztyu@hotmail.com
黄于欣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E-mail: huangyuxin2004@163.com
郭军军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E-mail: guojjgb@163.com
高盛祥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E-mail: gaoshengxiang.yn@foxmail.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