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un201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osun2015

博文

[转载]本团队的新工作:新型广谱抗病毒候选药物研究

已有 3130 次阅读 2022-3-12 18:3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一款安全高效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可将人类与新发突发病毒疫情的遭遇战变为持久战,为研发出疫苗和特效药争取到更多时间,从而为最终的歼灭战贡献力量。


       来自:    https://mp.weixin.qq.com/s/hr9Jlrf-MzXike3V4HVPpA


      新发突发传染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严峻挑战,给人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例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疫情频频暴发。然而在疫情暴发早期,大多情况下临床上缺乏特效药物,此时广谱抗病毒药物对于疫情应急防控就显得至关重要。深入研究宿主基因与病毒感染的相互作用,将为研发安全高效广谱的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新靶点。

       本课题组系统研究了IFNα/IFNγ诱导的288个干扰素刺激基因(ISG),首次筛选发现其中的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 (KMO)基因具有抑制病毒感染的新功能。KMO是色氨酸-犬尿素代谢途径(KP)的关键限速酶。先前研究已表明色氨酸作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代谢产物在蛋白合成、免疫应答、神经功能和肠道稳态等多种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KP途径在宿主/病毒相互作用中的作用却罕见报道。
      基于上述发现,研究人员首先在不同细胞模型中证实 KMO基因是依赖于 IFN 信号通路的ISG且具有显著抑制病毒作用。为确证该现象,研究人员采用过表达、基因敲低、基因敲除、回补实验等系列技术对此进行了反复验证。接下来的研究发现KMO酶活位点突变后则不再能抑制病毒感染,表明KMO酶活性是其抗病毒功能所必需的。据此,研究人员进一步找到了KMO酶在KP通路中的代谢产物喹啉酸(QUIN)具有类似的抗病毒作用。

      研究还表明,KMO和QUIN的抗病毒作用谱至少包括有包膜DNA 病毒(HSV-1)、无包膜 DNA 病毒(腺病毒)、负链RNA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和流感病毒)、正链RNA病毒(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随后的机制研究表明KMO和QUIN可显著上调I型干扰素、炎症因子和细胞代谢等相关免疫信号通路,尤其是QUIN可有效激活CaMKII/IRF3通路而发挥广谱抗病毒效果。

       为进一步研究KMO和QUIN在体内生理状态下的抗病毒效果,研究人员构建了kmo-/-小鼠,进而发现这些基因敲除小鼠与kmo+/+野生型小鼠相比,其体内的天然免疫功能明显受损,且更易被病毒感染。更有意义地是,添加QUIN小分子化合物可有效保护致病性病毒HSV-1 McKrae对小鼠的感染,降低体内病毒数量,减少疾病严重程度和提高生存率。总而言之,本研究对深入阐释宿主病原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见解,也为进一步把KMO和QUIN开发成新型广谱抗病毒候选药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工作以“Kynurenine-3-monooxygenase (KMO) broadly inhibits viral infections via triggering NMDAR/Ca2+ influx and CaMKII/ IRF3-mediated IFN-β production”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微生物领域的经典期刊PLoS Pathogens。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在读博士生赵锦,通讯作者为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孙彩军教授与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程根宏教授。


image.png

(引自Zhao et al. PloS Pathogens, 2022)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pathogens/article?id=10.1371/journal.ppat.1010366


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疫苗设计和抗病毒药物研发等,近三年在相关领域内发表了多项科研工作(例如Advanced Science, 2019; Virol Sin., 2021; Biomaterials, 2021; J Virol., 2021; IJMS, 2021; Front Immunol., 2022; PLoS Pathogens, 2022等)。本实验室热忱欢迎具有病毒学、免疫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专业背景的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我们诚挚希望与您在改革开放创新最前线、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同道探索攀岩科学高峰!请有意者将个人简历通过电子邮件发至:suncaijun@mail.sysu.edu.cn

 

课题组主页: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7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443200-1329129.html

上一篇:科学家在黏膜疫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请告诉我们您对不同剂次新冠疫苗接种的真实感受
收藏 IP: 58.249.1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