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第二审稿人”现象 精选

已有 56029 次阅读 2021-9-13 10:2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什么是“第二审稿人”? 


在同行评议过程中,更苛刻、更不负责任、更不具指导性意见的审稿意见,往往都来自第二审稿人,这就是被学术界诟病已久的“Reviewer #2现象(或“第二审稿人现象)[1]。

推特上有众多吐槽Reviewer #2的表情包,Facebook甚至还成立了“Reviewer #2 Must Be Stopped”的专门话题群。

与第一审稿人相比,第二审稿人通常更倾向于采取敷衍塞责或者吹毛求疵的态度,对审阅稿件的反对意见通常流于表面,同时修改意见通常包括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这个结论是不合逻辑的,应直接拒稿”,“我简直无法想象这篇文章的创作动机”,“这篇稿件荒谬至极”等武断霸道的指责,往往都是出于第二审稿人之口[2]。这些意见会给刚刚进入学术界的新人带来不必要的过度反省和自我怀疑,从而将本来具备优质潜力的稿件束之高阁。

第二审稿人之所以是第二审稿人,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期刊编辑邀请审稿人时的首选人,所以一般而言,能力比第一审稿人要差。

fb16b7f36dfd4a5e0c938414d0460f01.jpg

注:毒舌审稿意见集锦,图片来源于PeerJ,侵删


怎么应对第二审稿人?


杜克大学出版社的总编Courtney Berger给出了以下五点指导意见[3]:

1. 理智对待评审意见。在学术分工日益精细化的背景下,能够有资格成为评审人的学者,往往都是你所在研究方向的前辈。如果随意在社交媒体上将评审意见中的相关细节进行披露,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给其他同行留下不够专业的坏口碑。

2. 关注问题而不是不专业的指导意见。当第二审稿人给出外行意见的时候,你需要做到反省这个问题是否给读者造成了阅读上或者理解上的障碍,积极修补这个问题才是面对修稿的正确态度。

3. 联系负责稿件的编辑。从编辑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欣赏能接受严厉批评并能做出有效回应的作者。无论是重新安排审稿人还是拒绝在该刊物上发表,编辑都希望能听到作者的具体回复。

4. 意识到评审过程是学术交流的一部分。虽然偶尔会有刻薄的审稿人,但大多数审稿人都是想提供帮助的。要感谢有人花时间和你一起阅读和思考,并从对话中得到你能得到的东西。

5. 及时止损。清楚认识到严厉批评也只不过是用不友好的态度指出了问题所在,不要让自己沉浸在情绪中,而是迅速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案。


如何避免成为第二审稿人?


当你披荆斩棘,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取得不错成绩和相应声誉时,完成同行评审工作也会变成自身科研生活的一部分。那么如何给出高质量的评审意见,避免成为第二审稿人呢?我们将Watling 等人的建议[2]归纳为如下三条:

1. 意识到评审工作的挑战性和重要性。当你愿意接受评审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意识到这份工作要同时面对编辑和作者,他们的需求多样,要一一满足。对编辑而言,要让他们清楚了解你关注的问题在哪里,最好开宗明义表达出你对这篇稿件的态度,如是否期待这篇文章的发表,不要让编辑去猜测。对作者而言,最好多使用第一、二人称进行表达,让他们感受到学术交流的温度,而不是冷冰冰的直接论断。给出的意见必须明确且可行,就事论事,不做人身攻击。

2. 有大局观,学会自我调节和恰当表达。在评审稿件过程中,逐字逐行地阅读持续数个甚至数十个小时,都可能让审稿人感到不耐烦和懊恼。面对文章冗长和细微错误,设置合理的休息间隔是有必要的。与此同时,清楚认识到你不是作者的导师,你需要的只是指出错误,提出意见,而不是带着情绪去修正每一个细节。

3. 合理做出选择,让评审工作成为你的科研助力。除了为人熟知的单盲、双盲评审形式之外,开放同行评审和发表后同行评审等新形式也开始崭露头角。审稿人完全可以选择公开的平台,表明自己的身份,将评审工作中的细节和结论发表至公共空间,让同一篇稿件的评审人及其他读者共同参与评审工作,既提升了同行评审的透明度,同时还能让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声誉在积极交流中不断提升。



屏幕快照 2020-03-12 下午1.25.33.png

[1] Tardy, C. M. (2019). We are all reviewer# 2: A window into the secret world of peer review. In Novice writers and scholarly publication (pp. 271-289). Palgrave Macmillan, Cham.

[2] Watling, C., Ginsburg, S., & Lingard, L. (2021). Don’t be reviewer 2! Reflections on writing effective peer review comments. Perspectives on Medical Education, 1-5.

[3] Berger,C. (2019). What to do about reviewer #2: Advice for handling a difficult peer review. Available at https://dukeupress.wordpress.com/2019/09/16/what-to-do-about-reviewer-2-advice-for-handling-a-difficult-peer-review/.

























屏幕快照 2021-06-01 下午3.18.11.png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303978.html

上一篇:为什么社会科学不能像科学那样,拥有高度共识、快速产出新发现
下一篇:“背靠背”论文
收藏 IP: 36.154.209.*| 热度|

17 杨卫东 杨正瓴 曾杰 梁洪泽 徐耀 许培扬 武夷山 李科 王启云 黄永义 胡新露 罗帆 帅凌鹰 耿爱莲 马军 傅晓明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