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类型:文化、功夫、哲学
推荐书目: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余华的《活着》,讲述了一个苦难的中国人经历了人生的喜悲,最后平静地生活,坦然等待生命的终结的故事,没有希望也无所谓希望,没有抗争也无所谓抗争。而对于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这大不必说,尽管看其如何生活。
这里,我想谈谈李小龙的答案,对此,他已用在武术和电影上取得的斐然成绩作出了回答。在《生活的艺术家》中,李小龙作出了更加明确的回答:“习武是我的个人选择,演员是我的职业。虽然我在生活中主要扮演的是这两个角色,但我最希望的是能实现自我,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李小龙在这里强调,自我的实现,不等于自我形象的塑造。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小龙不渴望成功,事实上,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他就会完全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拥有全美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就会拥有10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家人将过上愉快、和谐、宁静、幸福的生活。”这些看起来似乎有些让人迷惑,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怎么会同时渴望声誉和财富,他难道是在故弄玄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
在我看来,李小龙已经说的很明确了。自我实现不是为了获得光鲜的外表,而当你为了自我实现而努力时,世人所追求的名利则会随之而来。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形象的塑造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因为这会使得人有所顾虑而妨碍自我实现。我们所需要的,是拥有认识并发展自己的自由。而这种自由赋予我们的,就是“向世界展示真我”。
对于我而言,这种自由表现在体验和创造上。体验是无止境地从崭新的角度认识自己,这并不意味着要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而只需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与好奇心。而创造则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留下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6 2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