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haod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chaodong

博文

2019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西线考察队札达考察第一天

已有 2335 次阅读 2019-8-27 16:10 |个人分类:野外考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2019年8月15日星期四 天气晴

张丹,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

早上9点50我们准时出发,去县林业局门口等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然后一起去香孜乡。昨天我们去林业局他们告诉我们这里的蝗虫现在爆发很厉害,他们要去各个乡镇送杀虫剂。早上10点,我们见到了今天下乡送药的索次主任,一起出发前往香孜乡。中午11点左右到香孜乡政府,看到了正在做准备的乡长和工作人员。没说一会,我们就出发前往他们施药的地方——西谢村。

没多久我们就到了施药的地方。依稀记得去年的时候走过这条路。但是当时路很难走,还都在修路。今年,路基本上已经修好,条件比去年好很多。到地方以后,发现乡长也来了。在工作人员配药的间隙,乡长告诉我们香孜乡有2个大村、13个小组,其中最小的只有8户人,整个乡总共1100多人口。姜师姐平时和植保站的人联系比较多,对害虫防治方面比较有经验,和索次主任交流了很多关于现在防治蝗虫的方法。师姐说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微孢子虫防治蝗虫,同时给他们联系专业防治蝗灾的技术研究人员,建议他们使用无人机进行化学农药防治,减少农药对人身体的伤害。索次主任告诉我们,现在蝗灾的发生很严重,对牧草和庄稼破坏很大。自治区已经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去防治蝗虫,但是依旧没有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现在也只能要农药来控制。

WechatIMG1050.jpeg

交流蝗虫防控技术

WechatIMG1053.jpeg

联系技术专家

WechatIMG1051.jpeg

交流捕虫经验

他们配好药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乡长也穿上了防护服去打药。我们本来以为乡长就是来看看,或者是指导一下,没有想到的是他亲自上阵。这一点,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很吃惊。他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领导不一样,全程亲自上阵。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西藏干部的不易,事必躬亲。所以他们才会看上去比正常年龄要老很多。我想他们才是真正的做到了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是新时代的党员模范,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众所周知,这边的条件艰苦,尤其是高海拔的地方,气候恶劣。我们一年就呆1个多月都觉得有点吃不消。除了恶劣的自然条件,物价还很高。尤其是吃饭,蔬菜水果比肉要贵很多。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不由得对他们肃然起敬。

WechatIMG1052.jpeg

合影

WechatIMG1058.jpeg

模范干部

WechatIMG1056.jpeg

配药

在他们去打药的时候,我们在周围采集了一会。收获了很多的叶甲,还有一些分舌蜂。他们再次回来配药的时候,索次主任建议让乡长带我们到农田周围去看看。乡长防护服都没有换,就带着我们到最近的村子去看。还没有到村子的时候,路被大水冲断了,我们只能步行到村子。在村口的大桥上,我们见到了一位朴实的藏族老人。看到我们来了以后,他和我们每个人都握手然后还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说着你们辛苦了。我们快到的时候,乡长给西谢村的村长打电话。村长一会就到了,带我们去了旁边的农田扫网。

WechatIMG1057.jpeg

旷野

WechatIMG1059.jpeg

田边采集

这里种植的作物主要是青稞和豌豆。这个时候豌豆正在开花,田埂上有一些杂草。在这杂草上,姜师姐也开工了,采到了她研究的类群。在田埂上,我发现了之前有小蜂寄生的那种植物,现在已经结荚。叶子上没有看到被寄生,荚果里面不知道有没有。我们剪了一些荚果准备寄回实验室。正在我采荚果的时候,我们在桥头碰见的老爷爷过来阻止我。我吓一跳,以为这个不能采。后来听半天,才明白爷爷以为我要吃。他说这种植物是有毒,怕我采了吃掉。我急忙给爷爷解释我采这些荚果的用处,不会吃的。爷爷这才放心的让我继续采荚果。我们想着是不是可以在这边多工作一会,但是看到索次主任一直在旁边等我们。他说今天就是陪我们,怕我们单独行动被当地的人扣下来,到时候还要他们来找我们。索次主任说当地的居民对这个还是很敏感的。今天如果不是他们的村长出来陪着,当地的村民肯定不会让我们到农田边上采样。

WechatIMG1060.jpeg

搜寻蚜虫

WechatIMG1062.jpeg

陪伴

我们也不好意思让他们一直等我们。大概3点半,我们结束这边的采集工作,返回县城。下午4点半左右,返回县城。在林业局附近的餐馆请索次主任他们吃了午饭。4点半对当地人来说就是中午,这个点吃午饭也很正常。但我们还没有适应这边的时差,这个点正常都快吃晚饭了。吃过饭以后,牛老师带着东哥他们到刚进县城的地方收黄盘。小吴哥带着我和师姐们到札达水源地附近采集。去年我们来的时候,这边有很大一片大蓟和黄花草木犀正在开花。我们在这上面采集到很多的切叶蜂。牛老师还在这边发现了一个黄斑蜂新种。这次来的时候,感觉环境还是变化了很多:开花的植物只有不多的一些大蓟,采到的标本不是很多。可能现在这个季节已经有点晚了。姜师姐也说这边寄主很多,但是却几乎找不到她要的虫子。还好婷婷师姐在河边的一种和本科植物上发现了一号蚜虫。发现没有多少的东西,我们开始往回走。没想到上了河滩以后,在马路边上发现了大片的苜蓿。我们纷纷下车扫网,但是却没有发现很多虫子。好在婷婷师姐又在这种植物上发现了一号蚜虫。在这边工作了1个多小时,我们返回宾馆。

回到宾馆,发现牛老师他们也已经回来了。在宾馆的大厅处理了标本,稍作休息,等一会的时候出去灯诱。晚上8点半左右,牛老师带着东哥他们出去灯诱。想到可能收获不是很多,我们三个女生在宾馆休息。中间亮哥给我们发消息说效果不是很好。晚上11点半左右,他们返回宾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1195342.html

上一篇:2019年夏季青藏高原考察:西线考察队转点至札达
下一篇:第四届中国生物系统学学术论坛通知(第一轮)
收藏 IP: 106.127.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