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勇气,你就失去一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hismoment

博文

米索催产-足月健康女胎儿夭折!米索催产谨慎!已导致很多胎儿甚至产妇死亡!!!

已有 13221 次阅读 2019-1-4 11:06 |个人分类:维权|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为叙述方便,以下用第一人称描述)。


米索催产要谨慎,已经导致多起胎儿夭折甚至产妇死亡事故!


我(25岁)十一月29日入住医院(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胎儿足月待生。两天没有动静,医生就建议我催产。

30日下午阴道放药米索1/4,期间就胎心监护一次。当日晚上12点监护胎心,胎心消失。做B超后,证实胎儿窒息身亡。

这是医院的责任事故和医疗事故。

医院放药没有医嘱;期间没有积极的胎心监护;最终造成胎儿窒息。

米索多年来造成很多死胎,严重病胎等,还是没有引起重视! 

本文公布此事,初衷就是想提醒公众,米索使用要谨慎再谨慎!如果用了催产药,应该实时24小时监护胎心!有问题马上处理,确保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以下是网络上报道的米索导致的胎儿夭折,甚至产妇死亡的严重医疗事故!

有些条件所限,没有上网;有些由于痛苦,也没有公开此事;考虑到这些情况,网络上公开的应该是冰山一角。即使这样,也有很多报道,而且很早就有报道。那么,医院的医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有多么落后,才导致现在还用米索,用了米索不监护?



医疗事故处理

在医院吃了米索片打胎药,医生没有叫住医院观察。一个智障有问题,一个是癫痫严重病,医生让回家吃药,回家后吃药出现大出血,及时去另一个医院去抢救无效死亡,开药的医生有没有责任,请您看看


咨询编号:689785|山西-太原|2011-09-03 19:59|1 位律师回复

严重事故:米索导致:婴儿智障;婴儿癫痫;产妇死亡;
已解决米索前列醇片催产的用法,医生我在医院一次用一片米索画小伤来自:新疆 克拉玛依浏览186次提问时间:2016-09-12 13:13回答数量: 2 患者信息:女 28岁病情描述:米索前列醇片催产的用法,医生我在医院一次用一片米索催产20分钟后,肚子剧痛,胎心只有80,阴道有流血,会不会是用米索的原因,胎儿缺氧会不会对宝宝以后有影响,胎儿缺氧!极有可能智障,或者脑瘫!!!

麻烦大家帮帮忙!!

我是07年11月14的预产期,预产期到了还没有要生产的征兆,在16日时做的B超检查,说一切正常,妇产科主任内诊检查也说非常正常,骨盆很宽可以正常生,19日中午我住院待产,上的是米索的药,下午4点破水到了8点多宫口已开了6指以上,9点推进待产室一直等宫口开全,11点多的时候就上了手术室了,在这期间医护人员在我的液体里推了催产药,11点半的时候我持续宫缩,两个医生在我的肚子上一直在听,还不断的说听不到胎心,听不到胎心,这样的状况持续到11点40分,我肚子痛的不行而且没有间歇时间,我看到医生在小声嘀咕着什么,也意识到事情好像不是很好,就要求剖腹产,医生跑出去找我丈夫签字,等麻醉师、主任做剖腹产。孩子出来后怎么拍都不哭,只是小声的呻吟,最后送到儿科抢救,结果抢救了两天无效死亡,儿科诊断死亡原因主要是脑部大面积缺氧,身体各器官衰竭。

  因为我和我爱人都是医院职工当时没有及时给孩子做尸解,那时候医院也要和我们家属调解

我们只是复印了我和孩子的病例还有孩子的脑CT。然后把孩子埋了,三个月过去了最后调解失败,我想问问我们现在走司法程序,做医疗事故鉴定还可以吗?还有就是我家孩子埋了三个月了可是我们这里是北方外边零下30多度,这样还能做尸解吗??我该以什么方式起诉医院呢?

  还有我做B超的时候是一个没有执业医师证的医生做的还在B超单子上签字了,产科在孩子方面的一些产程记录给孩子打的8分,面色红晕,轻度窘迫。但是儿科的病例不是这样孩子苍白,反射消失,重度缺氧。我想问这些算不算一些证据呢???、

米索导致胎儿重度缺氧死亡!

我儿媳生产足月催产用米索近产房前一切正常后剖腹产可

我儿媳生产足月催产用米索近产房前一切正常后剖腹产可孩子死了没保留孩子在法律方面能营吗我不懂


咨询编号:4066940|河北-廊坊|2014-10-12 19:10|1 位律师回复

米索导致胎儿死亡!
以后继续补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5484-1155253.html

上一篇:耐克气垫鞋,慎重买!漏气很容易,漏气一双鞋不能穿!
下一篇:长期压力增大患抑郁症的风险
收藏 IP: 182.150.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