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ang911

博文

青基终于中了,希望工作能逐步进入正常轨道 精选

已有 25603 次阅读 2018-8-22 22:3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8月16号那天在院工作群里得到消息,青基中了,很久没这么开心了,其实更多的是内心压力的释放,终于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

        五年前博士毕业,当时有几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是申请国外博后,尽管自己博士期间没什么像样的成果,但是可能做的方向比较热门,面试了几个岗位,得到了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一个offer,导师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副教授,美国人,不是什么大牛,但工作做的比较扎实。经过半个月的考虑,最后放弃了。主要原因是当时老婆已怀孕,在老家做公务员,我不想说服她放弃工作跟我出国。我个人家庭条件比较差,不敢冒险,一路走来,选择都是比较保守。要跟那位导师说抱歉,尽管他们肯定有备用人选,但我主动申请,最终却放弃岗位,肯定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对于我来说,放弃了这么一个不错的岗位,当时还没有其他保底的选择,压力很大。

        第二个选择是,我的本科母校,北京某211,不好也不坏,这个职位当时还没有最终确定,第一轮面试30进7,我入围了。第二轮是7进6,在面试的前一天,我打电话主动放弃了。在北京本科、硕博共10年,我眼睁睁看着北京的房价从几千涨到几万,觉得实在没有勇气在北京生活下去。还是那句话,个人家庭条件很差,年龄不小了,但手里没有任何存款,怕三五年之内翻不了身,可能连老婆也要失去。还有一个类似的选择是北京某科研院所,同样的原因,工资待遇太低,果断放弃了。

        在毕业前,回老家签了目前的工作单位,一个省内二本学校。尽管工资低,但是房价和消费也低,我从小苦日子过惯了,觉得都挺好。刚参加工作的前两年,由于博士最后阶段很不顺利,有点轻度抑郁,对科研也有点厌烦,再加上孩子刚出生,和老婆孩子两地(150公里),所以基本把科研荒废了。到第三年年终考核的时候,发现自己没项目没文章,考核不合格(前两年学校对新教师不考核)!这当头一棒把我打醒了。不合格——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跟这几个字能扯上联系。前两年不但没有业绩,对学校的各种通知也从来没关注过,连年底需要考核,考核要求是什么都一概不知,还有学校的博士考核要求文件,从来没听说过。现在回想起来有些后怕,得亏我是选择的现在这单位,要是换其他竞争压力稍大点的单位,恐怕早就卷铺盖走人了。

       本来博士期间就没有像样的成果,再加上这两年的断档,让我在申请基金时碰了几次跟头。有人说青年基金主要看申请书的创新性,工作基础不重要。这话明显是说给没有工作基础的人听的。有好的文章不一定能申请到基金,但是没有像样的文章想申请基金,那跟买彩票盼着中大奖差不多。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儿,在接下来的几年静下心,追踪最新进展,发表了几篇文章,尽管档次不是很高,但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为申请项目奠定了一些基础。今年是申请青基的第四年,也是真正报了希望的第一年,终于中了。看看跟自己同时来校的那些同事,已经远远的把自己甩在了后面,但我亡羊补牢,不急不躁,终于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尽管青基的经费有限,但也可以安心下来做点事儿了。还有,可以过两个好年,不用每年春节都为申请书绞尽脑汁了。

       尽管现在的单位平台比较差,但是我始终对工作单位抱有一颗感激之心。从好的方面来看,我相当于有了两个“间隔年”,尽管工作中断了,但还没有被淘汰。读博期间的抑郁症治好了,现在有了两个小孩儿,儿女双全,生活压力还是有的,但好像也没那么大,刚好够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在这个三线城市,房子和车子都比较轻松。很幸运的是,老婆两年前又通过考试,到了我所在城市继续做公务员,继续做跟她专业相关的工作,最后的150公里也不存在了。我想,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幸运的。尽管今后的路还很长,但自己从来没后悔过。我很清楚自己只想要过一个普通的、正常人的生活,我的家庭条件也不允许我有太过激进的选择。现在我在照顾家庭和养育小孩儿的事情上花费的时间非常多。希望能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好好陪伴老婆,教育孩子,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让他们今后在面临选择时,比我受到的牵绊要少一些。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325-1130603.html

上一篇:告别2014,迎接新的一年
下一篇:适当坚持原则,但不要有道德洁癖
收藏 IP: 218.198.192.*| 热度|

23 邓海军 黄仁勇 张红光 刘建彬 张家峰 黄永义 赫荣乔 刘玉仙 任磊 张凌 田建军 陈万浩 刘光波 徐明昆 梁庆华 吴嗣泽 孙颉 刘振斌 朱俊向 信忠保 杨绪洪 王永奉 李东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