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亲眼见到沙漠瀚海和无垠戈壁滩的旅人,才能深度感受沙海粗犷豪迈、雄壮辽阔的神韵!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的光秃秃的戈壁,上面满布粗砂、砾石,除了岁月风霜冲刷的沟壑,还有一些不知荣枯了几世的沙葱、骆驼刺、沙拐枣和沙漠红柳,什么生命的迹象也看不到。伴着梦中的驼铃声响,寂寞戈壁用沉默讲述着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古老传说。在这片绵延千里的沙海中,有一群治沙人,他们不畏烈日酷暑,踏遍胡马征战的古道,在瘦瘦瘪瘪的荒漠页岩之上劈石破土,一代又一代努力践行着将黄沙变绿洲坚定誓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摄影:西北研究院奈曼站
Tips: 毛乌素沙漠(Mu Us Desert,或Maowusu Shamo)亦称鄂尔多斯沙地(Ordos Desert),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位于37°27.5'N~39°22.5'N,107°20'E~111°30'E。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海拔多为1100~1300米,西北部稍高,达1400~1500米,个别地区可达1600米左右,东南部河谷低至950米。各种第四系沉积物均具明显沙性,松散沙层经风力搬运,形成易动流沙。平原高滩地(包括平原分水地和梁旁的高滩地)主要分布全新统–上更新统湖积冲积层。夏季常降暴雨,又多雹灾,最大日降水量达100~200毫米。沙地东部年降水量达400~440毫米,属淡栗钙土干草原地带,流沙和巴拉(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广泛分布,西北部降水量250~300毫米,属棕钙土半荒漠地带。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摄影:西北研究院奈曼站
Tips: 迪彦林场位于西乌旗政府所在地巴拉嘎尔镇东南约50公里的群山之中,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一个旗,这里属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曾经建有香火旺盛的迪彦苏木(庙)而得名。迪彦林场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区主要在迪彦林场中间的区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也是乌珠穆沁珍稀动植物保护区之一,是森林与草原的过度地带,西乌旗的母亲河巴拉嘎尔高勒河就发源于此地。这里的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1200~1700米之间,东高西低。沙尔林河从中部穿过,沿河形成河漫滩、塔头沼泽等湿地。迪彦林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不仅有白桦林、起伏的沙丘还有在沙丘中生长着山丁子、山里红、臭李子等野生小果木,沙地中长满古榆树等。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摄影:西北研究院奈曼站
Tips: 西拉木伦河,也写作“西拉沐沦河”,为西辽河北源,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历史上曾称之为饶乐水、潢水、吐护真水、辽水、大潦水、巨流河等名称。《吕氏春秋》、《淮南子》把它列为“中国六大川”之一,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对它有过记载。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红山北麓海拔1420米的白槽沟,流经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与老哈河汇合成为西辽河。河长约380公里,流域面积约3.2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百岔河、碧流河、莎冷河、苇塘河、查干木伦河、少冷河(少郎河)等。西拉木伦河的总落差达1134米,且集中在上、中游地区,加上两岸群山环抱,被誉为“塞外小三峡”,水能资源丰富,但其中、下游河水含沙量大,洪水期、枯水期水量变化显著,容易发生水旱灾害。西拉木伦河以其河水铺哺育了其流域内的各族人民,红山文化史前文明早于黄河流域而被史学界誉为“祖母河”。建立辽国的契丹族也就发祥于这一流域。西拉沐沦沿岸建有多处灌区、灌渠和电站枢纽工程,在引洪淤灌、植树、养殖、发电等方面产生的价值甚大,但近由于干旱、上游截水而造成的下游河水断流的现象也频现。如何合理地调度水资源,实现上下游生态、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均衡用水,避免过度、无序开发,让西拉沐沦免受断流之痛,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
研究院所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和建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开展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部门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3月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认可证书No.L1197)。成立于1993年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分析测试中心沙漠分析测试部挂靠在该实验室,于1994年取得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1994)量认(国)字(Z1210)), 以后又多次通过复查认证。
实验室在沙漠与沙漠化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曾与前苏联科学院土库曼沙漠研究所、埃及沙漠研究所及印度沙漠研究所并称世界四大沙漠研究机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本实验室已在上述沙漠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挂靠于本实验室的联合国环境署(UNEP)“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与培训中心”是国际上重要的培训机构,一直承担联合国环境署和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委派的国际培训任务。取得的沙漠化治理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地推广于世界各地受沙漠化影响的国家,是全球沙漠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沙漠化治理的示范基地。
经过近60年的建设,实验室目前的研究平台处于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风沙环境风洞、土壤风蚀风洞、车载移动固定两用风洞和烟风洞等主体设备在亚洲同类风洞中处于一流水平,可以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同类风洞相媲美。除了常规的测试仪器外,在国际上最先将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和激光粒子图象测速仪(PIV)、高速数字摄影系统、激光雷达等大型测试仪器应用于沙漠科学研究中。沙漠环境综合分析室可以进行断代、土壤、水文、地质、气象、环境及植物生理生化等的测定。有自主开发防沙治沙新技术与新材料、沙漠研究专用仪器设备的能力,开发的多种产品已成功地应用于沙漠科学研究及防沙治沙的实践中。有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国家野外台站、中国生态网络研究站)、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国家野外台站、中国生态网络研究站)、皋兰生态与农业综合试验站、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和风沙科学综合观测场作为野外支撑基地,构成了室内实验、野外观测、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三位一体、以沙漠与沙漠化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实验平台及技术支撑体系。
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一直代表中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的研究水平,在风沙物理、沙漠环境、沙漠化过程、干旱区生态学等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在防沙治沙原理与技术等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些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学术气氛,凝聚了一批献身沙漠与沙漠化研究的科技人员,是国际沙漠与沙漠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