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谈的理想关系,不涉及爱情,只相关科研。
前段时间因为来自科研外界压力而选择轻生的杨同学事件冲击我之后,一系列分析导师和学生关系的文章应运而生,其中不乏有同学通过讲述自己科研经历的方式传递自己与导师的关系以及自己憧憬的、肯定的导师和同学的关系。阅读并分享了众多前辈的经历和建议之后,我开始审视自己目前的科研状态和环境,开始思考自己崇尚的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理想关系。审视和思考之后,我幸福的发现我是幸运的,我理想的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正是目前我和导师所维系的关系。
用导师的话讲,我们能成为师生,是因为缘分。
其实这种缘分并不只有我们俩拥有,对绝大多数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来说,最后成为哪个老师的学生真的可能靠缘分。当然,这些缘分并不空洞。
我本科是山东烟台的一所二本师范院校,在大二时候进入学院一个生态学实验室,做和植物入侵相关的生态学实验,因为受到师兄师姐以及本科导师的影响,所以下定决心考入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学院入侵生态学团队进行研究生学习。经过将近8个月的备战,终于过了中山大学的初试,那个时候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接下来的面试却发生了喜剧性的转折。我原先报考的那个导师有另外两个来自985院校的学生同时报考,他们非常优秀,而我只能做了炮灰。但是,就是因为做了炮灰,才机缘巧合的进入了现在导师的团队,而我也从入侵生态学方向一下子转到了动物行为生态和保护生物学方向。后来和导师聊起那段短暂又记忆犹新的经历,才知道导师也在面试的行列,而我压根儿对他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可是,当晚经过和导师的会谈,我还是成为了他的学生,而且是他在中大招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回想起来,我们能成为日后科研生活上面的伙伴,真的是缘分,当然除了缘分我想也许是我的实在打动了他。
也许有人会问甚至质疑,为什么选择了一个一开始压根儿没考虑的导师和专业,这难道不是一种背叛吗?我想在这里表达一下我自己的看法,也许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人生处处面临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一种权衡和决策,无论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总之最后下决定的那个瞬间,总有一个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促使你做出选择。我们的兴趣相相对而言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培养,而这个后天往往在大学时期和之后。当我们没有携带着从小就培养起来的兴趣参加考研时,引领我们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的明灯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其中也许并不局限在某一个导师,专业或领域,而是单纯的更加深层次的进行下一阶段学习。所以,当接受调剂继续留在中大学习和坚持原来的选择被中大拒之门外两个选项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果断的选择了前者,尽管前者是一团迷雾。要知道,能在一个比原先学习环境更加好,好上几倍的学校学习本身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恩赐。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种背叛,更不认为这是有些人不屑一顾的所谓的投机取巧。
事实证明,这团迷雾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有蔚蓝的大海等待你去遨游。
我再次想说我是幸运的。
没有进行面试之前,我和自己进行了一次详谈,换种说法是我祈祷自己未来的科研生活是这个样子:
“团队和谐上进,导师和我们一样积极勤奋,大家彼此信任和包容,理解并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足和缺点并互相帮助一起客克服困难。尽管我们可能行走的很慢,也许我们生活过得清苦,我们每个人都在坚持不懈的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拨开云雾,迎接太阳。”
进入团队之后,我一直坚信并期盼着这样的理想状态的到来,但是它比我想象的可能晚了一些,又或者是它早就来临,只是因为我在埋头弥补差距忽略了那些美好的瞬间,总之它来了,真真切切的就围绕在我们身边。
我想说的是,这种理想关系和状态不是凭空出现的,需要每个参与其中的人付出自己应有的心血,同时,一定要怀揣梦想,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我很为杨同学感到惋惜,他是如此优秀同时又是父母心中永远的骄傲,我也很为他选择轻生感到不值得。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比科研和出国更重要,也有很多挑战比死亡更加可怕。当我们面对内心的自己和眼中的未来时,我们看到的应该是简单的开始而不是即将结束,也许杨的自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只希望他现在所在的地方只有纯粹的科研和无限的没有牵绊的机会,这样也许他更加快乐,但是,他会不会想念曾经生活的琐碎呢?
我们需要勇敢起来,选择了一条路,就要鼓起勇气迎接它带给你的荣誉和失意;我们需要坚强起来,遭遇了一道坎,就要选择坚强迈过这道坎儿,哪怕摔下一万次;我们更加需要向往美好并付出心血,有了憧憬,就要为了那理想的伊甸园辛苦的添砖加瓦,相互协作。
在这里感谢缘分,感激幸运,更要鞭策自己维护好现在理想的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3: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