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6807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6680714

博文

给父亲的第一个父亲节

已有 4480 次阅读 2017-6-19 11:4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017年6月18日,父亲节。

   是我给我爸过的第一个父亲节,为什么这么说?虽然去年我也给他发了微信消息祝他节日快乐,但是这是我第一次给他买了第一份父亲节礼物。 买不买礼物,看似非常不重要,而且爸妈也是非常不挑剔的人,但是很多时候,生活中还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就像男女朋友的第一朵玫瑰,婚丧嫁娶的第一声唢呐,仪式这种格调,让我们心怀敬畏,让本来单调普通的东西,变得不一样。

   昨天,也给老爸发了一条微信,一如既往地,他没有给我回复,因为他已经出门干活了。


   在谈父亲节之前不得不先说一下母亲。得益于母亲的唠叨(笑),很多时候我一直都能理解我的母亲,或者我在努力地理解我的母亲,理解她的看法,理解她的委屈。同样的,小时候,我自己受了任何委屈,第一时间也是躲到母亲的怀里,因为自己非常清楚的知道,妈妈是真真切切地爱我的,不论在任何时候,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她永远都向我敞开怀抱,都会毫无保留地爱我,支持我。所以和妈妈的互动很多,心里总是倾向于把母亲作为第一倾诉人,第一时间跟她分享我的喜怒哀乐。

   反而,对于父亲,记忆里除了充满了对我的各种严格要求,几乎没有从他那里得到过任何表扬和鼓励之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长大后和父亲几乎很难有一种亲密感。我只知道,爷爷去世的早,十几岁的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独自挑起全家六口人生活的重担;我只记得,为了送我上最好中学的时候,他愁眉不展,四处找亲戚借钱的艰难。然而,除了他作为一个普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年轻的我还是很难理解他。加之他从不抱怨,很多时候我妈的唠叨他也是沉默以对,我想象不到,理解不了,他会有怎样的世界。
     
   开始尝试理解他,源于这几年身份和角色的几重转变。之前我只是学生,儿子,男朋友,无官一身轻。想的是仗剑走天涯,修齐治平,改变世界(大笑);现在我是下属,丈夫,马上要做父亲,考虑的事多了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位卑责任大。年岁累积,二奔三的年纪里,成熟和成长的速度远远追不上角色和责任增加的速度。不工作不知艰难,工作锻炼了我的意志;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家庭教会了我责任;不读博不知挑战,读博,尤其是异乡读博给了我无数的挑战和冲击。

   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自己即将要做爸爸这个现实。知道自己要做爸爸的时候,是惊吓多于惊喜的,些微的欣喜之外更多的是忐忑。开始不断的问自己:在经济上、精神上准备好了吗?能不能做个合格的丈夫,爸爸?无一例外的,答案都是还没有做到最好,没有足够地信心担起这份责任。是的,最后的最后,最终归于“责任”二字。在荆棘密布、兵荒马乱的状态下,在踌躇不安、手忙脚乱的窘态中,于父亲节时恍然大悟:“父亲”二字!

   想必每一个父亲,都在默默地把家庭抗在肩上,为了年迈父母,让他们放心,做一个好儿子;为了妻子,努力工作,让她安心,做一个好丈夫;为了子女,努力赚钱,让他们生活有个保障,做一个好父亲。不管能力大小,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最好的给家里的每一个人。

   

   但愿 他们 不要活得 如此艰难——于是他们承担了所有的苦难。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无意彰显哪一种角色,哪一种感情的伟大,只是更加理解了世事艰难,生活的不容易。

   现在,我慢慢理解了我的父亲。是一个儿子对父亲该有的爱,是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尊重。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
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 一整天
闹着 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 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来的 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
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
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
离开了人间
儿子穿着白衬衫
跑进了校园
可他最近有些心事
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已是
真正的男子汉
有个 可爱的姑娘
和他 成了家
但愿 他们
不要活得 如此艰难



这是我父亲
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 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来的 散文诗
多年以后我看着
泪流不止
可我的父亲
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这是那一辈人
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
就要抹去了痕迹
这片土地
曾让我泪流不止
它埋葬了多少人
心酸的往事



2017年6月,
于筑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3447-1061699.html

上一篇:日本都市固体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解析
下一篇:世上有芳华,我们心中有岁月
收藏 IP: 158.210.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6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