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指望, 都在实验室里的人
--兼评罗振宇2016年跨年演讲(第3只黑天鹅--人工智能)
(图片来自官方微信)
这个标题是来自Yuval Noah Harari《人类简史》里的一句话, “政府和银行印钞, 埋单的是科学家;一切指望, 都在实验室里的人。” 这话的意思可能是发展寄托于未来, 一切指望都在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研发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科技。 2016年, 新科技显然是指人工智能这样的东西。
人工智能也成为了罗振宇跨年演讲里5只黑天鹅中的一只。“作为一个文科生,说实话面对这样的课题我本来是选择躲的,但是2016年既然要做跨年演讲,这个话题无论如何躲不过来。我从年中开始就访问遍了我能找到的人工智能专家,人工智能是什么?作为一个文科生我有一点优势,如果我稍微听懂了一点,我就会用人话把它说出来”,罗振宇说。
自称文科生的罗振宇在12月31号的跨年演讲中,总结了三点关于人工智能的误解 (括号内的内容是我的简短评述):
第一点, 人工智能不是复制人类,跟人一点都不一样。它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存在 (“完全不同”存在夸大和绝对化)。
第二点, 这个行当(人工智能)的门槛降低了,这带来什么问题,带来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战场不再是算法,而是数据 (不再是算法而是数据存在夸大和绝对化)。人工智能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门槛,大量的创业公司在往里面涌,就是因为门槛在降低 (但是真正做出好产品的没有几家,说低说高都行)。
第三点, 人工智能还有第三个误解,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还是人的延伸,是一次过去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其实真的不是。人工智能是人的替代,这个趋势是前所未有的 (这里的”替代”有点耸人听闻, 怪吓人的,特别他演讲中提到很多人会失业而无所事事,但是AI领域的人一般认为强人工智能的到来时间还是未知数)。
还有一点是关于高校教授去公司的, 他说,”比如说李菲菲(音),她原来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现在去了谷歌。人工智能是靠数据喂养出来的怪兽,不去贴近最有数据的地方,一个学者将一事无成”。(”学者将一事无成”的断语也很夸张;教授去公司不是更贴近大款吗?)
估计真正从事人工智能的人,对于这三点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和争论。但是考虑到罗振宇演讲的对象是大众, 进行全国直播, 显然他采用了一些增加感染力的技巧, 包括夸大其辞(绝对化断言)、重复渲染、引用语录、使用图片等手法, 真正达到了增强感染群众的作用。据称其收视率创造了新高。真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估计他的演讲还是为人工智能深入民心打了广告, 使得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的、争取研发拉动经济发展的人工智能产品的人们更有指望。
也借用Twitter创始人威廉姆斯讲的一句话,他说, ”我们给大家提供了垃圾食品,他们吃了,我们就想人们果然需要垃圾食品。”
“不对。我们只是没有办法,我们只是不知道除了现在喂给我们吃的,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罗振宇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