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gua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eguangcheng

博文

从适时地震“区域信息”中解读地震地质构造(1)

已有 3528 次阅读 2016-12-13 23:38 |个人分类:地壳波浪运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震, style, 空间, center, 新发地

从适时地震“区域信息”中解读地震地质构造(1)

---新发地震(包括所有地震)在空间分布上的唯一性初探

自从USGS升级改版latestearthquakes表述方式以来,本博逐渐适应并从中解读出许多有用的信息,其中做的较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证实每次新发地震在空间上的唯一性。具体做法如下:点击latest earthquakes分布图中的任意一个地震点(包括7天、30天地震分布图中的地震点),在分布图的左下角会出现该次地震基础资料框(图1)。

图1 点击地震点(以2016年11月10日,斐济海域发生的5.6级地震为例)

左下角出现基础资料框

接着点击基础资料框中的标题,会出现该次地震的基础资料一览表(图2)。

图2 点击基础资料框中的标题后出现的基础资料一览表

 该一览表中的每一项内容都可以点击放大。连续点击其中的“区域信息(Regional Information图面,会得到全幅的该次地震(黄棕色五星)在历史地震分布图中的位置图(图3)。

图3 该次地震在历史地震分布图中的位置图

这张分布图可以多级放大或缩小(图4)。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选项箭头,改变该图背景,此处不再列举。

图4 不同比例尺的地震在历史地震分布图中的位置图

从上述中等比例尺图可以看出,本次地震发生在非常密集的深源地震带上(见图3、4)。但是把比例尺放大到10km(图4右下),就可以看到该次地震没有和历史地震重合。如果比例尺再放大到5km(图6),新发地震与历史地震不重合的事实更加明显。比例尺还可以放大到3km、2km、1km以至几百米,不过图中的历史地震点很快自动消失,需要快速下载留存。

图5 比例尺5km的历史地震分布图中,新发地震与历史地震不重合

本博利用放大比例尺的方法,记录了大量新发地震在历史地震分布图中的位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例新发地震与历史地震重合的现象,只有极少数的新发地震,需要把图的比例尺放大到3km、2km、1km甚至几百米,才能看到新旧两个地震点并不重合。比如,2016年11月29日在斐济海域的一次4.7级地震,发生在最密集的深源地震区(图6-左上)。当比例尺放大到10km时,新发地震五角星压着一堆历史地震点(图6-右上);比例尺放大到5km,五角星压着三个历史地震点(图6-左下);比例尺放大到1km,五角星才离开历史地震点(图6-右下)。

图6 逐级放大最终显示出地震的空间唯一性

级别较大的地震,会有一系列的余震发生,本博称其为地震群,所谓的余震称之为同期地震。这些同期地震是否也具有空间唯一性,利用USGS latest earthquakes的区域信息历史地震分布图非常方便。比如2016年11月22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发生6.9级地震(中国地震信息网报道7.2级),USGS共发布了36次同期地震(图7)。本博利用5km比例尺的历史地震分布图作为底

图7 2016年11月22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6.9级地震

发震次序及震源深度图

图,把同期地震全部点到该分布图上(图8),发现所有的同期地震,没有一个和历史地震重合。

图8 2016年11月22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6.9级地震同期地震

在历史地震分布图中的位置图

  为了验证同期地震的空间唯一性,本博将2016年12月9日所罗门群岛发生的7.8级地震及其同期地震全部点到该区历史地震分布图中(图9),同样看到全部同期地震没有一个与历史地震重合。

图9 2016年12月9日所罗门群岛7.8级地震及其同期地震

在历史地震分布图中的位置图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罗门群岛7.8级地震及其同期地震分布范围较大,采用比例尺为10km的历史地震分布图,许多新发地震和历史地震看似重合,放大后就显示为不重合。这个过程和以前“谷歌地球”在国内能“唱歌”时看地震资料有相似之处。随着谷歌地球图面不断放大,会出来许多地震震中点,然而,想利用谷歌地球上的地震资料也非常繁琐,更无法从比较宏观的角度研究地震。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谷歌地球中从来没有看到两次地震重合的现象,这就是最直观的地震空间分布的唯一性。

目前,本博只能从USGSlatestearthquakes资料里看到30天以内的地震资料超过的部分必需从谷歌地球里寻求希望在国外的有兴趣的博友,可以通过谷歌地球里的资料验证本文中图中的地震空间分布的唯一性。如果有博友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历史地震资料,请赐教。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521-1020538.html

上一篇:北太平洋壳块南缘中段一次地震的地质构造意义
下一篇:华南“卵形”影像----地壳波浪叠加的例证
收藏 IP: 1.85.1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