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igu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guang

博文

石墨烯人散曲不终 收获与回想 我的博士五年回顾之四 精选

已有 7841 次阅读 2016-9-18 11: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投稿, 高分子, 投名状, 石墨烯

博士的最后一年是收获和极其忙碌的一年, 发文章, 写毕业论文答辩,找下家。。。。。。

无论撰写和投稿, 修改与等待, 文章始终是每个博士生费尽心血酸甜苦辣的集合体。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是, 除了那些非常前沿热门的科研领域, 文章在某种意义上,是博士生在自己导师带领下, 向自己的专业领域递交的一份"投名状"。

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 博士的第五篇文章, 原本的打算是把在研究石墨烯三明治的时候, 用来练手的高分子纳米薄膜流变技术做的那些数据,积累起来写一篇关于聚丙烯酸乙酯(PEMA)的纳米薄膜流变。因为是依据先前积攒的数据, 写文章的时候出于查漏补缺, 查阅了业内大量的文献, 希望可以为研究成果找到比较准的定位。

在这漫(挠)长(头)的过程中, 我渐渐发现, 将自己的结果和组里前人做的其它高分子薄膜流变总结到一起, 再联系业内其他几个牛组的工作, 一条半量化的线索在高分子化学结构, 薄膜玻璃化转变, 和纳米薄膜变硬系数之间开始清晰起来。

对此导师甚至比我还兴奋, 我们决定重组文章结构, 重点是在全面且清晰的总结前人工作后, 推出一个初始的模型将高分子纳米薄膜里几个重点发现串联起来, 并且对几种尚未研究的高分子薄膜进行了预测。 决定投稿的时候, 导师毫不犹豫选择了高分子领域里最好的大分子(Macromolecules), 并且估计接受的问题不大。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macromol.5b01263

我将信将疑地等了一个月, 等到了三个审稿人尖锐的意见, 却都是推荐接受且不需要太大修改的评语。细读了审稿人意见之后,我渐渐理解我这篇“投名状”算是以一个非常新颖的思路, 将各组的工作联系起来, 从而以更universal 的角度将高分子薄膜流变这个领域的研究意义给提升了。虽然在具体的某些点上, 审稿人会有非常不同的意见, 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争执, 但是只要文章兼顾了 new 和 universal 的意义而且质量不错的话, 圈内整体上肯定是欢迎的。

相比之下, 我之前关于石墨烯三明治的投稿经历可以堪称反面教材。 第一稿就过度自信地选择了纳米通讯( Nano Letter), 当时就是单纯地觉得石墨烯的一些挺新的论文都发表在上面。 完全没有考虑过,作为一个无机纳米界地位顶级 但是做有机高分子的导师从未投过稿的杂志, 我这样投稿的风险。后来得到的两个审稿人意见虽然温和, 但是结论都是不予接受, 因为他们完全没听过高分子薄膜吹泡法, 也不觉得高分子石墨烯三明治这个结构有什么研究意义。

导师在高分子业内也是牛人, 估计从没收到过这样负面评价的意见, 一怒之下, 再也不愿意转投美国化学会旗下的其他杂志。我当时急着毕业, 就按他说的,第二稿投了高分子算了。

回想起来,  Nano Letter 虽然是顶级杂志, 但主要是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学术圈子在活跃, 完全不是高分子物理流变的圈子。所以审稿人不熟悉高分子物理纳米研究的那些技术手段, 相应地对相关结果也不大信赖。而且我对高分子石墨烯三明治的新颖意义挖掘得也不够, 更多的是从界面力学的角度而不是特殊的功能性,与 Nano Letter 看重的研究意义不大吻合。

被拒后,没有从flexible electronics 的角度补充新的实验挖掘意义(我们流变学的课题组干这个确实也是一穷二白,其实找人合作是比较好的出路。但是快要毕业了有点急,就赶紧换个杂志发表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篇文章后来还被Graphene-info.com报导了一下,估计是圈内人看着觉得很有趣吧。

http://www.graphene-info.com/nano-bubble-graphenepolymer-sandwich-used-easily-study-graphene-applications-flexible-electronics


另外之前提到的最初关于氧化石墨烯对于高分子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明尼苏达的院士C Macosko真的是一直没有放弃。后来他们发现, L Brinson那篇文章里用来做对比的空白高分子没有经过溶剂提纯,而氧化石墨烯是用溶剂法分散进高分子的,等于同时提纯了一遍。而本身的高分子原料有很少量的残余的乳化剂(估计来源于合成PMMA的过程),可以降低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至少6-7度, 也就是说所谓万分之一的氧化石墨烯能提高PMMA玻璃化转变温度15度的结果里,有一半是因为把乳化剂洗去的原因。(这个原因当时看的我真是汗都下来了)。博士毕业前的最后一次流变学年会上再遇Macosko,说到这篇文章,他表示先投的自然纳米技术 (就是 L Brinson当初发表的杂志), 对方自然是不愿意自己打脸,他只好换个杂志发了“拨乱反正”, 前前后后发表折腾了快一年。


我真是感叹于这样纯正的学者的较真精神。。。。。。

至此我的石墨烯研究生涯暂且告一段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28360-1003527.html

上一篇:石墨烯三明治 我的博士五年回顾之三
收藏 IP: 108.224.146.*| 热度|

3 谭向峰 黄永义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