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老师与学生:一对欢喜冤家

已有 4574 次阅读 2012-5-17 13:0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office, target, center, 欢喜冤家

老师与学生:一对欢喜冤家

突然看到网上关于老师与学生的话题变得非常火热,都有些烫手了,趁着热乎劲,赶紧借机煎一个荷包蛋,以此下酒。按照中国的传统,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人伦关系(天地君亲师这个顺序可是用来敬神的排序,由此可见在中国其影响深远,据有的学者考证,作为正式制度安排,这个传统来自于清雍正年间,最初萌芽与发展在西汉时就很流行了)。排除其中的封建因素不谈,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在任何时代都很重要。今天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怎么突然变成了暗战的前沿呢?真的有些匪夷所思。

我也带过几个学生,也许是运气好的缘故吧,还好没有出现这种悲惨的局面。在师生之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平等与合作。所谓信任就是师生之间要有最基本的共识: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共同的提高。不要胡乱猜疑,至少在我看来,没有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好,为了实现未来的好,今天我们就要做很多工作。现在普通老师活得也很悲催,也要做很多、很多杂事,也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即便让学生做点事也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可不必闹到势如水火的地步。所谓平等就是师生之间在人格与学术观点上具有同等的权力。抛开人格不谈,学术观点上的差异可以充分讨论,我想没有一个老师会拒绝好的观点的,如果老师认识不到你的观点的好,那你可以证明给他看,渠道很多。所谓合作,这是一个以规模经济取胜的时代,合作的双赢是合作最世俗的基础,无可厚非;其次,合作也是解决困难问题的有效手段。学过点科学社会学的人都知道,合作也是实现马太效应的首选渠道。

一味指责和发牢骚是不可取的,如果你实在觉得这份师生关系不适合你,也大可不必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你完全可以要求换导师,这本不是什么大事,体面的分手总比两败俱伤要好。如果师生关系一旦锁定在囚徒困境的模式上,中国的教育也就完蛋了。现在有两种观点需要澄清:其一,学生是弱势群体。其实,任何学生的问题学校都是很关注的,反而是老师的问题学校很少关注,老师真的强不到哪里去?又有多少学生考虑过老师的内心焦虑?毕竟大牛导师很少,对于普通老师来说,这份压力很大啊。其二,剥削和利用。这个说法很常见,我曾说过,我自己喜欢被剥削和被利用,那至少说明你还有被剥削和利用的价值。再者说了,在高校大多老师又真能剥削到多少呢?文章还是项目?至少在人文学科,这种情况不是很多。这些年,我一直在说:让我们在内心积攒一些善良和热爱。也许,这才是人与人交往的永恒价值所在。不管怎样,师生之间内心都辽阔一些,那么,就总会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坦然与辽远。

2012-5-17中午于南方临屏涂鸦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571932.html

上一篇:哈哈,够本了!
下一篇:乖,咱们插秧去!
收藏 IP: 180.158.60.*| 热度|

13 许培扬 郭桅 刘洋 曹聪 武夷山 王涛 陆俊茜 李学宽 郭战胜 王芳 崔小云 丁国盛 陈志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