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viez 来着皆朋友,请上坐歇歇脚~

博文

观戴世强老师的“波斯猫梳理毛”博文有感

已有 4001 次阅读 2011-8-9 16:50 |个人分类:科研感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午躺着休息时自己还在琢磨做科研时养成不时地整理心得、笔记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记性一般的人来说,需要不停地跟记忆衰退和旧知识做斗争;想必除去天资聪敏、过目不忘的天才,一般人还得多动动“烂笔头”的,古人早就总结了这条道理,只是现在计算机的出现,加之网络资源便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大家不去动笔写东西,记笔记。

    大概是源于完美强迫症,自己高中时就养成了记笔记,并不停地修改甚至重写笔记,得益于这个习惯,高中以后的考试变成一件较轻松的事情,考试的目的无非也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的核心框架,整理笔记恰恰就是“水落石出”的过程,得个满意的成绩也算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现在看看,那个时期的历程可以简单总结为:“把书读薄”,属于知识架构低层次的工作,套用搞科研的行话就是“个案”调研;再后来,开始做研究生了,对于真刀真枪的科研并做出点真家伙来,前面的法子不再那么有效了,曾经迷茫过,嗟叹自己是“考试的料,科研的糟”,甚至在做未来规划时排除继续做科研的可能!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加之老师的点拨及他人的帮助,最终开窍:“再把书读厚”,前人早就讲过了嘛!以前学习课程,只算单一的“梳理”,现在需要融汇贯通,组成系统的框架,并查漏补缺,充分调研,不倦得思考,如此具体到自己的科研小天地才能有所作为。其中最最关键的就是搞清楚基本概念,因为只有这个才是学科间的连接和纽带,科研如果做到极限时就殊途同归了,这里不妨套用一下费曼的辞藻: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此俺也再次感慨:明白字面的道理仅仅是一个较浅的认知层次,真正付诸实施甚至有所创新那是一个更高的层次,很多时候自己就停留在前一层次上并满足,人类的惰性伺机就会篡夺你的大脑指挥权,很难抗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520-473478.html

上一篇:谈一点色彩学
下一篇:“第十二届挑战杯决赛作品展览“观后感
收藏 IP: 202.118.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