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培养兴趣,那么何为兴趣呢?从字面意义来说,所谓的兴趣就是高兴地发自内心的一种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之情投射在目标之上,在行为上就是走向目标并取过来占为己有,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分配在目标上。那么兴趣的培养首先是中情绪的培养,再其次是寻找目标能力的一种培养。情绪的培养本质是一种满足感即需求得到满足,那么人的需求到底有哪些呢,按照马斯洛的分类,首先是安全需求,然后是发展需求,再次是实现的需求,那么马斯洛的发展需求理论依据又是什么呢,显然是人性在成长过程之中合乎规律、合乎目的的统一,那么什么时合乎规律呢,所谓的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不变的、稳定的联系,可见联系是核心,比较是关键, 那么合乎规律就是在联系和比较中获得自己想要的那种体验。合乎目的就是在比较中找到一种需求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因为人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就决定了体验的多样性和寻求体验方式的多样性。回到主题上去人的动力系统从结构上来分析可以分解为以下变量:主要变量是需求,次要变量是人性,复次变量变量是比较,从动力系统的功能来看,需求是核心和基础,人性是关键,比较是重心。如何培养人的动力系统呢?
首先,是建构自己的需求系统,那么如何建构自己的需求系统呢,需求的形成是经验和比较,所以培养自己内省的意识是探究需求的关键,其次是分析需求的实现条件和依赖路径,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没有呈现出条件和路径,没有对需求的一般性规律作深入的思考是因为看到人性需求的差异性和条件的制约性无法统一,所以没有从特殊走向一般,那么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到底能不能被抽象呢,我们试着分析下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在类本质上主体生理性的基础是需求的物质承担者,所以有了这个底之后人的需求就符合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与动物相异几郗。然后,是分析人性,所谓人性是指人的遗传性的需求和习得性的需求统一,人性之中人格是关键,所谓人格是指做人的资格,所谓资格是社会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那么人性会因为对人格的理解差异而变得多元,在多元的人性之中寻找一种普世的人性就是换位思考,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人性的底一种理解。最后,是比较系统的建构,比较是一种主观判断和客观的一种衡量,当比较的差异性对人产生冲击后如何平衡这种冲击关键是提供出一套应对困境的解说系统以达到身心动态平衡的目的,所以平衡是一种智慧,平衡是一种境界,平衡时一直视野。
综上所述,建构自己的动力系统,培养健康的需求是起点,动态平衡是关键,快乐体验是归宿,中国梦本质就是幸福和如何实现幸福的最大化的探究过程,它不在于结果也没有结果,因为过程就是它的结果,过程可以绵延就像止于至善,因为没有至善所以追求的脚步不会停止,追求的脚步无法停止主观体验就一直在路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