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细胞多组学测序和空间组学是近年来新兴且受到广泛关注的前沿技术,我们课题组在此方向有一定的前期积累,并将在未来重点发力,欢迎相关领域的学者交流、关注或者加入我们:)
单细胞多组学和空间组学分别被评为2019 和 2020 年Nature Methods年度技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钱俊斌课题组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主要利用单细胞多组学测序、高分辨率空间组等先进技术,开展对妇科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等转化医学相关课题的研究。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课题组介绍
课题组长钱俊斌博士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具有临床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统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跨学科背景, 并长期从事肿瘤微环境、癌细胞分裂与癌症发生机制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近年来主导和参与了多项通过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蛋白组、空间组测序等先进技术来研究肿瘤微环境的工作,深入研究了包括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免疫微环境和各类间质细胞作为抗肿瘤靶点的可行性。其成果包括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高影响力论文10篇:Cell Research (2),Molecular Cell (1), Nature Communications (1), Current Biology (3),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1), BioEssays (1),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 此外,其合作参与的多项研究发表于Nature Genetics 、Cancer Cell和Genome Biology 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
合作导师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dr_qian
二、岗位职责
1、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完成论文撰写并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
2、申报基金项目,协助指导学生;
3、根据浙江大学和医学院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完成相应的考核。
三、申请条件
基本要求:
1、身心健康,热爱科研工作,学术作风端正,年龄在35周岁以下;
2、海内外知名高校或学科领先高校的博士毕业生或即将博士毕业;
3、以主要作者身份发表过较高水准的论文,能独立开展课题研究、撰写英文论文及申请基金;
4、 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专业方向要求
单细胞测序生物信息学方向1名:
1)获生物信息学、统计学、系统生物学或生物工程等相关博士学位,具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或遗传学等相关背景。也欢迎具有应用数学、理论物理或计算机科学等交叉背景的学者应聘;
2)具有组学分析经验(如ChIP-seq,RNA-seq,Hi-C、ATAC-seq、WES或WGS等)。对于单细胞基因组、转录组、空间组有较深理解并有分析经验者优先;
3) 擅长R和Python编程语言,开发过相关分析软件包者优先。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方向1名:
1)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物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熟悉并掌握肿瘤学、免疫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具有动物模型经验者优先;
2)在肿瘤学、免疫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相关杂志发表过第一作者(含共一)高水平SCI论文。
四、岗位支持与待遇
1、为获聘者提供优厚的薪酬(20-35万年薪),具体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及个人工作业绩情况核定,业绩优秀者课题组额外发放科研奖励;
2、提供世界一流的单细胞测序、多组学平台(设备包括但不限于10x Genomics平台, Hamilton 全自动工作站,BD流式细胞分选, Mosquito 纳升级移液平台,Agilent 核酸分析,空间多组学成像平台,高通量测序仪,高性能计算集群等 );
3、丰富的临床样本资源(附属妇产科医院专业STEM排名全国第4)、充足的研究经费与空间、与浙大各院系和海内外著名大学进行交叉研究和合作;
4、提供良好的职业成长支持,鼓励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支持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国家与地方的科技项目和博士后资助项目;
5、人事关系转入浙江大学后,博士后在站时间满2年可申报浙江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特别优秀者可申报学校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等岗位(参照浙江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6、按学校规定,提供教师公寓(优惠价格租赁)或住房补贴。
五、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
2、学术成果及奖励清单;
3、推荐信两份(其中一位为博士指导老师;也可提供推荐人联系方法);
4、其他证明本人能力与科研经历的相关材料。
六、联系方式
有意向者请发邮件至dr_qian {at} zju.edu.cn,邮件主题按照“博士后应聘 + 姓名”的格式标注,初审合格后会发出面试通知。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