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宽容、开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ue

博文

海洋酸化之美国合作研究分享03 “贝壳类活体NMT实验平台”

已有 1187 次阅读 2023-2-14 17:16 |个人分类:NMT联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676341316258.png

大伙好!23年2月14号星期二,欢迎大家来到旭月谈的NMT技科篇。今天我们继续上周,跟大伙聊聊非损伤微测技术如何在海洋生物学方面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分享一下我过去在美国进行科研的一些情况。此之前,跟大家回顾一下咱们非损伤微测技术在中国发展的历程。

1676341702284.png
2017年,福建农业大学的许卫锋教授和他的学生苗锐在nature下面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一篇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过氧化氢,将菌根和干旱压力建立的某些联系,对应它的机制进行研究。
另外一篇是2018年,长江大学吴强盛教授和黄咏明、邹英宁在plant physiology上面发表的一篇以拟南芥为材料,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甾醇对于根的向水性作用机制。有机会的话,咱们再把他们的研究仔细研读一下,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看一看。

1676344926396.png
就今天的主题,非损伤微测技术在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咱们是始于一个美国的智库报告,说咱们国家在海洋生物学方面研究相对还滞后一些。但是我们联想到近两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引进了NMT以后,出的成果还是相当快的。因此也是过去花了相当的精力,跟大伙聊了聊海洋酸化的问题。

1676345264292.png
1676345423821.png
1676345440390.png
海洋酸化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存,也影响到人们的经济生活。我跟大伙分享的是旭月公司成立之初,应我麻省州立大学前期合作伙伴邀请,参与了美国的一个研究项目:酸化对美国龙虾的影响。所以酸化对经济生活也是有影响的,比如酸化引起的龙虾外壳钙化。当然,现在是说酸化引起的,当时并没有确定是海洋酸化引起的。

1676345466865.png

如果我们细看龙虾的表面,由于海洋酸化一部分的影响,龙虾外壳上面出现了一些有大有小的损伤,当时找到这些受损伤的龙虾,下边的工作就是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去证明酸化或者其它的什么因素导致龙虾外壳损伤。

1676345498920.png
那么第一件工作,肯定是建立实验体系或者说实验装置,来研究特别是活体状态下,贝壳类生物与外界离子分子交换的过程。那么自然,我们就要 在深刻理解非损伤微测技术的技术特点情况下,去进行实验体系或者检测装置的设计。尤其是我们关注的是海洋酸化,温度对于pH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想准确研究活体状态下酸化对于翘壳的影响,那么控制环境的温度非常关键。我在设计实验体系的时候,检测小室本身要有一个温度控制装置,测试液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之内。下面是一个相对大一些的检测室,把龙虾放到这里面,保持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与上面检测小室的温度相同,在检测的时候要把两个温度调到一致。 因为龙虾,特别是北美龙虾 ,它相对来讲生活在北大西洋靠北,比较喜欢比较冷一点的温度。因为我们能控制温度,这样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实验体系。

1676345519949.png
下面,我们实际看一下。用螺丝螺母生物胶加以固定,用塑料试管剪一部分放在龙虾外壳上,形成检测小室。龙虾放在下边的有机玻璃盒子中,使用的是冰水。龙虾是活的但是不能动,因此固定部分非常重要,用绳子固定龙虾头和身体。这样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合适的、又能控温的检测系统。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先聊到这里,下次再深入聊一聊,再见!


视频讲解版本,请前往旭月谈微信公众号查看:点击这里跳转


关于作者

许越,非损伤微测技术发明人,活体功能组学创始人,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者,国际科学合作倡导者,前美国航空航天局高级研究员,美国扬格公司(YoungerUSA,LLC)总裁,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中关村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国际NMT联盟发起人兼主席。2001年创建美国扬格公司(YoungerUSA,LLC),2004年在国内研究生时期导师,中科院匡廷云院士、杨福愉院士和北京大学林克椿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感召下,于2005年辞去美国航空航天局高级研究员职位,回国创建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将美国MBL科学家Lionel Jaffe的振荡电极概念引入国内,在政府科技部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引领和创业初期资金支持下,带领旭月团队,与全国2000多位科研工作者一道,经过2001到2022,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和专心钻研,锻造出了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损伤微测技术(NMT)及其系列应用设备。在完成NMT在科研领域的商业化、产业化的进程中,帮助国内外学者将NMT成功应用到了中文核心文章146篇,SCI文章502篇,其中在顶级期刊,如CELL、NATURE、SCIENCE等文章19篇,总影响因子2123,NMT科研设备于2020年远销欧洲瑞士苏黎世大学,完成了从技术上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近十年来,逐步开启了NMT在医疗、健康、环境、食品、抗疫防疫、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民生领域的成果转化进程,并取得可喜进展,因此2021年6月通过了科技部认定机构的国际领先水平评审,在此基础上2022年发起成立“国际NMT联盟”,将中国NMT团队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损伤微测技术创新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作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旭月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5-1376252.html

上一篇:NMT温故创新01 时间钥匙-NMT实时长时间检测
下一篇:NMT与“返老还童”01 盲人摸象的衰老机制研究
收藏 IP: 114.253.2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