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chen

博文

如何整合已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人才类项目申请之成果体系? 精选

已有 8714 次阅读 2024-1-4 07: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春风吹、战鼓擂,又到了准备基金项目申请的时节,许多年轻同志都已经或准备撰写相应申请书。其中,大家最关注、牵涉精力最多、最为焦虑和"卷"的便是杰青与优青等人才类项目。工作中,也常有更年轻同志前来咨询或请帮修改申请书等。为节省沟通时间,故撰写此文,总结、梳理关键信息。个人理解必定有所片面与偏见,仅供年轻同志们参考!

一个常见问题是:许多申请者均有超十年研究经历,大都积累了几十篇文章(或专利或工程技术等成果)。在多年研究中,虽有大的问题或学科方向的牵引,但也可能迫于各种压力如职称晋升等,需要"多、快、好、省"地取得成果;又由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自由探索属性,很多研究者都会不可避免地根据当时兴趣与条件研究过"很多"问题,放在一起便会"散",而人才类项目要求展示代表性成果及长期积淀,专家们也希望看到申请者能长期潜心研究某一关键问题从而取得重要成果,则为提高成功概率最好是梳理好已有成果,使之体系化,而非散列堆砌!

那么,如何整合已开展研究工作,构建相应成果体系?

深入反思,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科研提出了要求:不要单纯追逐研究热点、频繁更换研究主题,要尽量减少"短平快"跟风及过度关注成果的数量,要能坐稳冷板凳和深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成果自然成体系!

如上所述,罗列多项具体工作容易呈现"碎片化",不利于专家消化吸收,自然也不利于打动专家,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总结拔高、整合包装"。

为此,需站在比每项具体成果更高的视角去审视已有成果,将几十篇文章(或其它成果)整合成为经多年深入研究、解决了某重要科技或应用问题的成果体系;发现申请人多年研究的脉络或主线、擦亮其学术标签,整合凝练已有素材,阐明各成果合在一起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内在联系,呈现出成果体系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整合实际上是一种重构和表征申请人所创造知识体系的过程,故需尽量"站高看全、总结拔高"。可简单举例说明:

有的研究者最初开展实验数据分析工作、获得了科学发现、建立了模型,后来又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始建设实验室、发展新技术、研发新设备等,如此便可自主获取实验数据、不断提升数据质量、进一步改进理论模型等,这实际上相当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递进层次。这一从实验到成果再返回实验的过程,是不少领域的长周期科研范式,符合创新规律,可据此整合材料,要强调其中的难痛堵点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能体现自身创新能力且有"代入感"!

也有人员回国前主要从事大型软件或数值模式中部分模块的开发工作。已有的大型模式体系庞大,非一人力可为。该同志主要根据自己研究问题需要开发或参与开发了部分程序模块。为完成开发工作,还需搞清有关变化规律和因果关系,故在这方面有研究;模块开发好后,还开展了进一步多项研究。如此,十余年工作便掺杂了许多主题,有些散乱,但可发现如下"主脉络":从科学研究或问题需要到模块开发、提升大型数值模式的研究能力、再到应用模式。如此表述,很容易让人感受到成果的重要性、系统性和影响。还有一点:国内尚无此类模式,能熟练使用且有模块开发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很大优势。这样,连同个人学术标签及服务国家需求方面的内容也都可融合进来。

再例如,可通过长期努力所解决或助力解决的大问题进行整合。由于问题较大(或研究链条较长)、涉及因素较多,可拆解成问题的不同侧面、相关过程的效应、实验和技术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理论模型等,构成一套成果体系。如果某几方面非常突出,则可作为关键亮点予以强调,其他相关研究可围绕该关键亮点适当重组。

 

凝练一下,可有以下几种整合思路或依据供“对号入座”:

1. 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成果集能对应到同一大的问题,则可以该问题为主线来牵引和组织材料,可包括大问题的各侧面、所使用的技术方法、效应,及其它相关联问题等;

2. 科研创新的规律:按照创新规律,以不断深入和递进的层次来组织和整合材料,展现在创新链条各环节上所从事过的研究工作,如从关键技术突破开始,到研制成功自主科研装备、测试与实验、数据处理分析,再由此发现某规律或发展新理论、新模型至拓展应用等,可重复这一循环进行迭代。

3.    研究或技术方法:如主要从事技术或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则可由所解决的科学技术或应用问题牵着,以所发展的技术或方法(模式等)为主线,展现该技术方法的提出思路、发展、应用、拓展、改进等;

4. 共性(交叉)对象:提炼出与各项成果相关联或交叉的对象、过程、核心概念(过程)或共性问题,依据这些核心概念(过程)或问题来组织或梳理成果素材。

 

提醒一点:人才类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平时积累”,而不在于申请时的“包装、整合、拔高”等“锦上添花、临门一脚”的举措。

最后,作为新时代科研人员,不应把获取人才类项目称号作为奋斗目标,而应秉持科研初心,“坐稳板凳”,在自己热爱的方向深耕,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服务国之大者、收获丰硕成果,提高自身影响、打造学术“标签”,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在此基础上,应将各类奖项和人才类项目等视为“水到渠成、顺势而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5476-1416576.html

上一篇:科研论文写作中的7-1-2时间配比
下一篇:开启人生的“长跑”模式
收藏 IP: 223.104.196.*| 热度|

18 贾玉玺 许培扬 周钰 王涛 马陶武 张俊鹏 夏向阳 梁洪泽 朱林 黄永义 王成玉 马培 汪运山 杨涛只 杨正瓴 guest22109220 guest39226596 guest38022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