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是教育的灵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c 原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教授,著有《创造思维》等书。

博文

送给王亚夫等3位远洋轮机长的字

已有 2623 次阅读 2019-4-5 15:3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009年百年校庆时,


我们同班的有3位远洋轮机长回到了母校,


他/她们是王亚夫、吴国桢、奚洽良同学,


按船上的惯例,轮机长爱称为老轨。


我们一个班的毕业生


除留校等少数人


绝大多数都在海上工作了一辈子,


机舱工作并不浪漫,


尤其是五、六十年代的蒸汽机船,


工作条件十分艰苦,


他们都为自己的工作做出了很出色的奉献,


为母校创造了很好的声誉,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像王亚夫那样名气大,


但是在航海界他们都不愧为一名优秀的航海家!


上次会面一幌又10年了,


重发这3幅字以示纪念,


并对亚夫同学表示哀悼!



IMGP0625.JPGIMGP0626.JPGIMGP0109.JPGIMGP0624.JPG


相聚共叙同窗情

作者:吴景宁 汪育才 来源:校友回忆录 编辑: 摄影: 添加时间:2018-07-20 10:22 阅读次数:186



2009年6月6日下午2时,学校在综合楼国际会议厅,隆重召开50、51、52级校友座谈会,昔日校友相聚,同温校友情怀,感受海大百年巨变,畅谈半个世纪的同窗之情。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蔡颖、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郭禹,我校50、51、52级校友及离退休工作处、校友事务与合作处等相关人员出席了座谈会。

离座谈会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校友们就已经早早的来到会场,老校友们彼此交流着感想,抒发往日情怀,气氛格外温馨。

参加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百年庆典,校友50、51、52同学会的这班“老学子”也和全体“海大人”一样,无比兴奋,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白山路的年代”。啊!我们永远年轻!我们永远为是“海大的一员”而感到幸福与自豪!当我们相聚在海大新校园里,在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教学楼”与“宿舍楼”的楼群之中,我们互相之间已是久别重逢,弹指一挥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由钱耀鹏会长起草的华章,已刊于《世界海运》2009年第6期校庆纪念特刊的珍藏版,永志纪念。表达了我们对母校的祝福:“十秩春秋桃李遍五洲,万千学子英才扬四海。”

座谈会上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蔡颖介绍了学校建设发展情况。我校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郭禹在会上做了讲话。活动伊始,50、51、52同学会会长钱耀鹏作为客串主持人为久别重逢的老同学一一介绍,多年未见面的老朋友微笑着彼此点头。随后,50、51、52同学会会长吴景宁代表校友讲话,与校友们共同追忆了几十年前的艰苦却又快乐的时光,他特别向大家介绍了其中的杰出代表:钱永昌、林祖乙、张德洪、王亚夫和兰章汉等,介绍了他们取得杰出成绩的背后所付出的辛劳。

50、51、52同学会副会长汪育才手里拿着照相机,穿梭在校友们中间为校友们拍照留念,并不时地和老同学亲切地交谈,座谈会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会场中回荡着老校友们欢快的笑声。

活动的最后老校友们自由发言,亲切交谈,追忆沧桑巨变、畅谈人生感言,分享着属于他们那一代的欢乐。2个多小时的座谈在老校友们的欢笑声中结束。

大家都对母校给予我们每个“老学子”的接待,这种深深的爱,将是我们永生难忘。校庆活动结束了,校庆的一切将会永远地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6月8日上午,在吴景宁会长去机场之前,又再一次地和同学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汪育才一起,代表大家去办公楼向海大的领导和有关方面表示我们深深地感谢!文小芹副校长在百忙中亲切的接见了我们,并代表母校向大家表示祝福!她接受了我们的献词:“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心潮澎湃,再攀新高。”并与我们合影留念。祝同学们健康长寿,母校永远牵挂着她的每一个儿女。

吴景宁:1951年考入东北航海学院,1954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并留校工作,历任团委副书记,教务处副处长,副教务长,1983年调集美航海专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

汪育才:1952年考入上海航务学院,1957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并留校工作,曾任校科研处处长,图书馆副馆长,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转载自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校友回忆录》(第三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171585.html

上一篇:[转载]文以载道,华夏文明通古今
下一篇:学习笔记====色即是空乃佛学之说
收藏 IP: 59.109.183.*| 热度|

2 冯向军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