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五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刚进台的时候看到的是令人瞩目的郭守敬望远镜,那时候还叫LAMOST,总计投资了2.7个亿,算是国家的一个大工程,崔向群院士经过了十几年才完成了该望远镜的设计。只到今年才投入到先期运营。
天文台都要建造在山上,是为了更好利用设备。兴隆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天文台,有九台镜子。不过,除了郭守敬外,其他的真的都是不能算上可以使用的设备。
这次比上次有经验,所以出发时间掌握的比较好,四个小时的车程到达了兴隆站。不同的是这次是五月份,刚刚立夏。山上树木青翠,风景优美。按国际的惯例,好的天文台是没有树木的,水汽越少越好。可是,兴隆站的树木在兴隆县林业局都是立了项的,一棵都不能砍。
关于这里的树木,天文学家是希望砍掉的,毕竟水汽含量会影响观测质量,直接会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下降。建台的时候兴隆观测站是没有多少树木的,也如其他的荒山一样,光秃秃的。天文学老前辈们为了美化环境,用框子把树种从山下背上来。几十年后,就出现了现在这样茂密的树木,绿化程度可以和森林公园媲美。既然已经是受法律保护了,很多的天文学家还是希望它们死掉,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树皮剥落,这样等树木干枯的时候再把树木砍下来。当然,说归说,还没有一个天文学家干出这种事情。
山上的人确实不多,大概在百人左右,都是国家天文台的人,有北京方面的,也有兴隆当地人。天文台都是白天吃饭的时候人比较多,吃完饭就没人了,因为大家晚上要观测,白天在补觉。
兴隆站的建设越来越好,一座座楼房起来了,毕竟我们国家经济在发展,科学事业的投入也是要加大的。现在的观测人员住宿条件非常好,单人间,窗子外面就是山下,视野很开阔。窗子很大,光线很好。如果放在北京,这种房间一个晚上得上三百。上次是住在那里的,这次是实习,所以住到了大房间,很多人。以后观测是要住这种房间的。
天文学的光学观测到底是夜间的活动,会有很多人不喜欢这样的作息。看星星是件美好的事情,只是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用你去操作什么,只是呆在旁边干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唯一害怕的就是遇到了特殊情况时,需要你来处理,这种概率是很小的。所以观测对我来说就失去了吸引力,唯一能让我熬夜的就是坐在旁边码字。
兴隆站的安全问题是不存在的,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事故,看来夜里女生是可以大胆的走夜路的。不像云台,不时有外面的人员进入,有时还会出现偷盗电线或者突然冒出人的现象。
兴隆的饭我是喜欢的,只是很少在这里吃上早饭。每天都是四点顶着晨光回到住宿的地方,听着鸟鸣,寂静的只能听见我们几个走路的脚步声。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早的起床了。我是一个不喜欢早起人,总是在早晨睁睁眼然后又困困地睡去。在北京睡得又晚,这样自己就更不会早起。我喜欢这里的饭,比起食堂,这里的饭油更多一些,味道更美一些。
五月的兴隆晴天是不多的,但我们来的这几天却总是晴天。这样我们每天都要熬夜,一直熬到早上天亮。好在夏天的夜晚比较短,过了四点东方已经发白。回去的那晚有些阴,不用熬夜,这样我们的实习也算是结束了。
等着明早起床吃上个早饭,收拾一下,下午就回北京。
兴隆观测站 2011年5月16日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