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科学网看到一新闻,标题为“三位华人学者当选2011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副标题 :“分别是谢晓亮、叶军以及李家洋”) 。 |
在讨论本文的话题之前,先界定一下讨论的范围,这个院士只限美国科学院(即: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 其他科学院、工程院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另外,这个华裔院士,只限大学是在中国大陆读的,且是在新中国解放之后(1949年后,台湾称为“沦陷”),因为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1949年前毕业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功劳不能算在我英明的共产党身上,另外像刚当选的李家洋等外籍院士(Associate member of NAS)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这样几个条件一限制,数以百计的美国华裔院士就只有5位了(如有遗漏,请指出),按照当选时间先后为序,分别简述如下: 1. 王晓东:这个名字,估计科学网的网友大都知道,2004年当选为NAS院士,是第一位当选的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时年仅41岁,也是当时最年轻的NAS院士,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师大,1991年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细胞程序性凋亡(apoptosis)。现已全职回国,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前任和现任掌门人。顺便提醒一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与中科院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区别(参见我的博文: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vs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李逵vs李鬼?)。其个人简历。
2. 谢宇:2009年当选,198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198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谢宇教授的研究范围包括社会分层、统计方法、人口学、科学社会学和中国研究,现工作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网博主张有学教授也在该校工作)。其个人简历。
3. 朱健康:2010年当选。198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199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主要从事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等。现工作于美国普渡大学(Purdue)。其个人简历。
4. 谢晓亮:新科院士,刚当选没几天,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大化学系,199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主要研究领域为单分子光谱检测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现工作于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系,值得一提的是,和谢晓亮同一个系的同事,另外一位更年轻华人女教授庄小威应该也很有希望以后当选(参见我博文:哈佛大学两位牛教授大PK: Stephen Elledge vs 庄小威)。谢去年在北大组建北京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我猜测谢也可能步王晓东之后尘,以后全职来华乖哦你做,倘若如此,两“晓”相映在京城,当为一段佳话。其个人简历。
5. 叶军:和谢一样,也是新科院士。1989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大,1997年博士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现为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NIST)研究员(Fellow), 主要研究时间的精确测量,据媒体报道:“2006~2007年,他的研究小组做成一台世界上最准确——每7000万年仅误差1秒——的锶原子光钟 (optical atomic clock) ,精度超过了目前存放于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的铯原子钟,并有望取代铯原子钟成为世界新的计时标准。”其个人简历。
小结:这5位牛人有如下共同点:1)均为上世纪80年代本科毕业;2)所毕业的大学均位于京沪;3)均在美国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4)均为爷们(不知是否均为纯爷们?!)…(等待您来补充!)
后记: 没有想到这篇博文引起大家热议,再八卦一下王晓东和谢晓亮,我感觉两人很有缘分,除了上述四点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1) 两人的姓:一个姓“王”,一个姓“谢”,很容易让人想起那句著名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然这两位可不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通人物。 2) 两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晓”字。 3) 更重要是,两人的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东”和“亮”,显然是“西方不亮东方亮”,所以看来两人的名字注定谢晓亮要全职回国了,两人都在京城读的大学,中年功成名就后又衣锦还乡回到京城,这真是相当圆满的一段佳话。
(王守业写于2011年5月3日,引文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3591&do=blog&quickforward=1&id=440151)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