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一早,手机上传来不少以“二月二,龙抬头”为主题的图片和视频。其中一个视频是日本国立岛根大学岡村宏章教授发来的。岡村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精通汉语,现在从事中文的国际教育工作,我们在北京语言大学曾有过学术交流。今年2月份,我在日本访问的时候,他还专门到我下榻的旅馆来谈利用大模型进行中文国际教育的前景。
岡村宏章教授的中文极为出色。即使你已经知道他是日本人,再去听他讲话,也听不出一丁点外国人的口音,因为他少年即在北京大学就读,有所谓童子功。不过,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细微之处的了解,不可能完全周到。所以,我给他回复说:”这是一个传统上很受民间重视的节气。中原地区这一天要吃‘咸食’,这是一种掺入多种蔬菜摊的软饼,做法是把掺入多种蔬菜(比如胡萝卜丝、韭菜、绿豆芽等)的面糊,摊在鏊子上用油煎熟。蘸着蒜泥吃,味道更嘉。谢谢岡村教授引起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的确,如果不是因为回复岡村教授,“二月二,吃咸食”,可能在我的记忆中还继续沉睡下去。生活变化太大了,这种素朴的民俗在都市生活中已经成为过去。
小时候,住在开封。当时,父亲从师范学校校长的岗位上“调干”到河南大学政治系学习。父亲到河大的第二年,即1951年,母亲也考入河大中文系深造。因为某种原因。姥姥和母亲两个未成年的弟弟、一个未成年的妹妹,也到开封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生活的,除了我、我的姐姐(我的哥哥当时跟着父亲在外地生活,妹妹还没有出生),还有表弟立民(立民表弟的父亲参加“南下工作队”牺牲了,表弟的母亲,是我的二姨,当时也在河南大学历史系上学)。那时,生活开支全靠我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而姥姥则承担着一大家子的繁重家务,辛苦可知。这是那个时代才有的一个特殊的大家庭。有许多事情应该记录下来。
年纪太小了,所以我当时并未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反而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记忆。就饭食而言,每个节气,姥姥都会给我们做一些带有时令特色的食物。二月二,吃咸食,不仅是狼吞虎咽,还有在姥姥身边打杂帮忙(往往帮倒忙)的快乐。一大群几岁到十来岁的孩子,围在鏊子边上,手舞足蹈,各逞其能,真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啊。七十年来,我时时想起这些,但因为各种原因,少有记述。今天,借二月二这个节气,借与日本朋友交流的机会,记下姥姥给我们在“龙抬头”的这一天所做的美食,做为可能的回忆系列的开端吧。
1/1 | 閹槒顓�:2 | 妫f牠銆� | 娑撳﹣绔存い锟� | 娑撳绔存い锟� | 閺堫偊銆� | 鐠哄疇娴�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4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