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激素的作用在别的哺乳动物中作用很明显,对动物的性行为和性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人虽然是“感情”动物,性激素的作用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但其影响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与雄性相比,雌性行为受激素的影响似乎不如雄性明显,但一些微妙的变化也具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
前 面讲过,对雌性来讲,如果能找一个忠诚的雄性作为长期配偶,在排卵期秘密地寻求与高度“雄性化”的雄性交配,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虽然在影视作品中常常有忠 贞不二的白马王子,但现实生活中所谓长的帅的并不一定可靠,也就是,雌性在选择长期配偶时往往要面临鱼与熊掌的取舍问题。
在menstrual cycle的不同时段,性激素不同,自然影响到雌性的行为表现。排卵期,雌性会变得更有吸引力--身体更匀称,三围比例更夸张等等,同时,其选择雄性的倾 向也会有变化。所以,在周期的不同阶段,雌性相亲会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她自己意识不到。在底层的生物学意义上,雌性并不“知道”她为什么选择某个类型的雄性。下面通过心理学研究简单说明一下。
在 此类研究或分析中,人们习惯于把雄性分成两类:cad和dad。Cad雄性化程度高,强势,攻击性强,但也会更加sexy,philandering。 Dad型雄性注重对后代的投入,而不是寻求更多的交配关系,这类雄性一般弱势,适合做雌性的长期配偶。排卵期的雌性会更偏向于选择cad,但其心理机制并 不是说就是喜欢philanderer(并把这种优秀的雄性特征传给后代)。最近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排卵期的雌性会觉得这样的雄性将来会是一个好dad, 尽管她会觉得这样雄性的雄性会不可靠(按照常理是这样),但她觉得凭自己的魅力完全可以征服他,他会死心塌地对自己好。这种自信或许与排卵期的激素有关, 激素影响了她的心理。这种自信还表现在,她会觉得,如果这样的雄性和别的雌性结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唯独“我”自己才会把他变成好dad。
上 述的心理机制并不奇怪,它是雌性实现生殖利益的心理学手段。个体想要的东西,意识到的欲望,往往不是原始的生物学功能。譬如,饥饿时想吃东西,并不会意识 到需要增加热量,只是想到山珍海味,而不是清淡的蔬菜,因为山珍海味含有更多的热量。同样,排卵期的雌性偏向于“雄性化”的雄性,其生物学功能是获得优秀 基因,但表现出的心理逻辑却并非如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