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hy120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hy1204

博文

去年夏季双台风的奥秘

已有 540 次阅读 2024-4-9 12: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去年夏季双台风的奥秘(代朋友转发)

 本人愚钝对问题认识浅薄,只是本着风的基本知识结合电视上双台风的走势产生的构想不一定正确,望见谅!谢谢!

南太平洋是台风生成的主要区域之一。去年夏季双台风的产生和在海上游走时间之长,里程之远,以及到东北亚后几字型的急转弯,特别是进入渤海后给京、津、冀和东北造成的特大洪涝灾害都是史上罕见的逆常现象。

要探讨这个问题咱先说一个事例:去年后秋时在小麦的主产区中原,本来在寒露节气时就该播种的小麦,到了霜降节气温度还居高不下,农民们迟迟不敢播种。央视台请来相关专家解释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到我国后好走偏,不是偏向东北,就是偏向西北,不往中原方向去,至此温度降不下来。”专家的解释很到位,说明内陆的降温得有外来冷空气的调和才能达到人们对温度的夙求。但问题是:“冷空气为什么会走偏?”放着一直的路不走非要拐弯呢?看来是内陆风道不通的问题。要是风道通畅的话它正走哩会拐弯吗?风道被人为的堵死啦,冷空气来到后,像碰墙上似的不拐弯才怪呢。

再说双台风它在南太平洋生成,由于强大螺旋气流并伴有冰凉海水的双降温,它本身的温度是很低的,与内陆夏季的高温是由强烈的交流愿望的,那它为什么不在南亚各国登陆?对于我国来说双台风在任何地方登陆也比在渤海登陆要好得多,看起来还是风道不通的问题。尤其是沿海被人为的堵得更死,双台风时刻都在梦想登陆,就是上不去,没办法抹头奔韩国日本而去;谁知到了那里像碰到啥要命的东西似的来了个几字型的急转弯又回来啦;说明韩国、日本的风道堵得更死更上不去,无奈进入了黄海钻进了渤海;由于渤海面积狭小,它再想拐头回来回不来了,只有向外发挥,给京、津、冀和东北造成了罕见的灾难。

从以上情况看,无论是西伯利亚冷空气的走偏,还是双台风想登陆上不去,都是风道不通的问题;内陆的人们要想达到对温度的夙愿和不被台风更严重的袭扰,只有风道通畅让风有路走才是最佳选择。这大地上风有风道,水有水路(江河),人有人走的路,这三条路一条也不能少;少了一条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尤其是风道。这大地空间并不是完全属于人类所有的私有财产,想占多少就占多少,而是人与大自然共有共用的自然资源,更可以说是大自然先利用后人类再利用的特种东西(这里面的道理很多,咱只能简单一说)。因为大自然利用大地空间是在为人类造福,不是吗?没有“风调雨顺”滋润大地何来的万物?没有阳光洒遍大地,岂能会有万物的生长?

风道重要不重要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风道不通没路走,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是要走偏进不了中原,农民的烦心事就解决不了;海上与内陆的风道不通,温差不能及时交流就要起双台风,而且还不能及时登陆,在海里游走时间长了它的破坏力说不定苦住谁呢?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大禹治水,禹父也是治水,但他们父子有一个堵一个放截然不同的治理方式;结果是禹父没治住水,大禹治住了水造福千秋万代。中国智慧不能忽视,治理全球气候变化靠发达国家是没出路的;他们只会靠先进技术卖大力丸自己害自己,照此下去气候变化会越治理越严重,以至走向绝路。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江村镇卢白村 卢芳亮

                                 二零二四年三月下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8556-1428862.html

上一篇:树木的真相
下一篇:啥叫风和它能为人类造福的巨大功能(代朋友转发)
收藏 IP: 111.203.1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