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科技创新强国不能光有“尖刀队”
——写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
为什么我对科普积极投入?
首先,科普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并不是我最先说的,在国家很多文件上都出现过。现在社会上科学的力量整体上比较强大,大家不会觉得怎么样。但如果社会整体上是反科学的,是伪科学的。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不能长久稳定地发展下去。“大师”王林、张悟本用绿豆和茄子治病、法轮功、宗教极端势力等反科学的力量,就让社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所以,要从意识形态和国家治理的高度认识科普的重要性。只有把社会整体的科学素养提升上去,这个社会才能良性地发展下去。
其次,科普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以前,我们认为科学家的本职就是搞好科研。但如果到基层看看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很多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含量还很低,原因就在于整个社会的科学基础不够扎实,许多企业没有能力来承接我们的科学研究成果,科研成果和科技产品之间缺少对话渠道和合作桥梁,因而出现了断层。一方面,科学家和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的科学素养还比较低,中间存在的断层导致科技与经济的脱节,科研成果转化不出去,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科研团队就像一支尖刀排,它的冲锋能力是有限的。大部队跟不上,整体上就形不成战斗力。所以,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得不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科技创新乏力,与社会整体的科学素养偏低是分不开的。要努力提高全民特别是公务员、教师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科学素养,为我们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强国的奠定社会基础。
再次,积极倡导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国立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是职业科学家,但科学研究是纳税人资助的公益事业,科学家除了做好科研工作,有责任和义务回应社会关切,告诉他们科学家在做什么?科学家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未来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应该为社会做贡献。科学家也一样,除了科研工作,每个科学家都有一份社会责任,目的是让科学在社会上生根发芽,让更多的人喜欢科学、感受到科学的乐趣,让科学精神融入到大众之中,这就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为此,我们发起成立了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目的是倡导青年科学家群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科学与社会的深度融合,让科学更好地造福社会。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科普?
第一,做科普要心胸宽广。科研工作要求严谨细致,而科普工作要求通俗易懂,两者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存在很大差异。科学家懂“科”,但不懂“普”。很多科学家在公众面前做科普时,没有针对受众的需求,没有掌握方式方法。因为担心出错,所以大量采用术语和公式;因为担心出错,所以拒绝媒体采访。这都是很不利于科学传播的。科学家作为科学传播的发球员,应该掌握“普”的方法,积极发声,主动建言,对一些风言风语要心胸宽广,一笑置之。只有科学的声音越响亮,国家和社会才会越重视科学的发展。
第二,科普要增加娱乐性和商业化的成分。科普的本质是文化,是带有科学属性的文化。板着脸说教的科普不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要让公众与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喜闻乐见,就必需引入娱乐手段,增加商业化的成分。当前,科学家要主动走向社会,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机会接触科学家,从而让公众觉得科学家其实没有那么遥远,科学家并非整天板着脸,而是和我们一样很幽默,很接地气。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我们希望把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社会学内容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从而让科学不那么枯燥无趣,让科学的内涵更丰富。科学几乎可以跟任何一个领域产生联系,发生连锁的化学反应。因此,我希望积极倡导科学+,在社会生活的大多数领域中,努力融入科学的元素,发挥科学影响。
第三,要规划科普从业者的职业发展路径。科普对国家发展十分重要,科学家是科普工作的重要源头,但其实很多人都有能力做一些科普。比如:科技新闻的编写需要媒体记者,科技翻译需要外语专业的加入,科普作家可以参与科普书的出版,甚至大学生去边远地区支教等等。提升科学素养,对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人生价值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科普的形式十分丰富,科普从业者可以非常宽泛,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够做科普!但是,科普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不明确,他们没有专门的人才计划,没有每年发布的科普基金可以申请项目,在职称评定和科技奖励、业绩考核方面还没有建立系统性的规章制度,导致科普从业者虽然满腔热血,但很难坚持下去。
作者:郑永春,转载需获授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