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y1512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fy151211

博文

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已有 4147 次阅读 2019-10-1 17: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很早以前,我是会偶尔写写随感的。近五年,却是懈怠下来了,回看了一下,16、17年每年也就写了个两三次,此后更是再也没有写了。我想原因大概有三,一个大约是属于我们年代的一系列社交网络的没落,二则是(借口)忙于学业工作无暇思考人生、分享喜悦忧愁或是正儿八经地吐槽抱怨,而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经验的增加变得更加成熟或是必须要装着变得成熟了。

博士毕业整整两年了,说实话这两年的成就感与获得感空前低下,忙忙碌碌却又十分空虚,觉得毫无所获。在日本,毕业后工作的人称作“社会人”,以区分于学生。还记得拿到学位后,张老师跟我说以后就是“社会人”了,应当如何如何。我想“社会人”与学生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学生至少有家庭、学校和老师们的指导与关照,而“社会人”必须学着独立地面对生活、解决问题和承受社会和周围环境给予你的一切。在现实社会的熔炉里,有的社会人可能“出淤泥而不染”,有的社会人可能就随波逐流了。

而我们却有点不同,从六岁开始几乎没有离开过校园,这个被称作“象牙塔”的地方,一个被认为远离现实社会丑恶悲惨的地方。即使成为社会人,似乎又不是很“社会”,抱有理想主义的幻想与天真。上大学以前,我没出过我的家乡(湖北公*安县)和第二故乡(求学7年的湖南澧县)。上了大学,见识不断增长,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海、第一次置身草原、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出海航测30天……大海、草原、沙漠,让“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频频浮现脑海。人生而渺小,现实中的丑恶悲惨何足挂齿。

这两年,我实在回想不起来我干了什么事,却又经常觉得十分疲惫。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让人有些身心俱疲。工作中拎不清的琐事、各种不顺遂的进展成为了借口,加之人与生俱来的惰性,工作没有推动理所当然。这两年纵然诸多琐事,接触最多的还是科研和学生。科研方面,尽管接触了一些新的知识,但我自己研究的课题没有推动或是开展,这是很令人沮丧的。另一方面,我负责协助课题组学生的科研和管理,付出不求回报,但是如果得不到理解也是令人惋惜的。这个时代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人人皆受影响,概莫能外。大学培养学生,学生不应该只学知识,也要学做事、学做人。学生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方面,应该成为老师的老师,去学习新的知识,发掘新的现象和规律。在做事做人方面,应该传承勤劳俭朴、自强奋斗的中华传统美德。大学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学生自私自利,利欲熏心,不懂感恩,甚至自己毫不努力但又无度索求,这样的培养就是失败的,对社会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出有德、有识、有才的学生。

不管生活怎样,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觉得是很幸福的,至少目前还觉得是。

希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0971-1200321.html

上一篇:光耦
下一篇:科技论文撰写及修改心得体会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5 梁洪泽 尤明庆 王林平 孙颉 尉剑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