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y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yi

博文

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历史借鉴

已有 2909 次阅读 2014-7-6 20:04 |个人分类:学术论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历史借鉴

韩  毅

来源:《人民论坛》2013年5月(上)第402期,第78~80页

 

疫病流行不仅造成宋代人口的死亡、迁徙和流动,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部分战争的进程。这给政府带来极大的挑战,迫使宋政府不得不去思考解决和应对疫病的方法与措施

宋代疫病流行造成的无序状态和饥民暴动,给政府带来极大的挑战

疫病因其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成为宋代流行最广泛的传染病,约发生93次大规模的流行。

自然灾害引发的疫病在宋代多次发生和流行,文献中直接用“水疫”、“震疫”、“旱疫”、“火疫”、“饥疫”等名称来称呼这类疾病。宋代发生的70多次疫病,直接与自然灾害有关。如明道二年(1033年)春,南方大旱,种饷皆绝,引发人口流动,继又发生疫病,死者十之二三。地方政府虽作粥糜以救济,然食之辄死,村聚墟里,几为之空。

宋辽、宋夏、宋金、宋蒙之间多次发生的战争,使得军中和边境地区疫病流行的次数超越了前代,约有30多次疫病与此相关。宋代特殊的驻军制度使北宋首都开封和南宋行在临安成为全国疫病高发的地区之一,约发生了20多次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北宋建都汴京,因四处无陷可守,在京畿地区驻守了全国一半的禁军,这为军中疫病的流行提供了条件。南宋建立后,两浙路杭州一带屯驻大军,成为军中疫病的高发区。如淳熙八年(1181年)夏四月,行都大疫,禁旅多死。

宋代对南方的开发和拓边活动,使得瘴疫曾多次发生和流行,其高死亡率给宋人造成极大的恐惧,人们称岭南之地为“大法场”、“小法场”和“人间地狱”,多不愿前往做官。如太平兴国五年至六年(980—981年),北宋军队远征交趾,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之二三。熙宁八年至九年(1075—1076年),交趾大举进犯广南西路诸州,前往征讨的宋军由于是中原人,不习水土,在广西境内引发瘴疫的流行,十万大军因“瘴疠腹疾”而死者十之八九。

此外,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引发的疫病逐渐增多,这是宋代出现的一个新变化。如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两浙东路宁海县(治今浙江宁海)发生的疫病则是当地人食用海鳅所致。咸淳六年(1270年)发生在杭州的疾疫,则完全是由于人为污染水源而致。

总之,疫病流行对宋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造成人口的死亡、迁徙和流动,而且还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部分战争的进程。同时,疫病流行造成的无序状态和饥民暴动,给政府带来极大的挑战,迫使宋政府不得不去思考解决和应对疫病的方法与措施。

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政治举措

重视疫情信息的上报与处理;除赴以时,以避炎瘴;下诏罪己,封神祭祀;考核政绩,奖惩官吏。

宋代政府在疫病防治体系中发挥了救灾责任主体的作用,采取了医学、经济和政治的措施加以积极应对。从960年至1279年,宋政府颁布了190条应对疫病的诏令。主要政治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疫情信息的上报与处理。政府是否决定对疫病采取应对措施,关键在于地方官吏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和准确。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信息流通渠道,包括疫情的收集、上报、接收、处理、传播和使用。对于政府来说,只有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疫情信息,才能在疫病防治中采取积极的措施,并控制谣言、迷信等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如皇祐四年(1052年)春正月,全国诸路疫病流行,但地方官吏的奏章却很少。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引起宋仁宗的警觉,春正月丁亥宋仁宗发布诏令,“比日上封言政事得失者少,岂非言路壅塞所致乎?”询问政令传达和执行的情况,并规定凡是有关州县疫情的公文及臣僚奏疏,閤门司、通进司、银台司、登闻理检院、进奏院等,不得阻留,直达于上。冬十月丁亥,宋仁宗又下诏令转运使、提点刑狱、亲民官条陈救恤之术。宋政府通过规范这些机构的职责,保证中央和地方政令的顺利畅达。

除赴以时,以避炎瘴。宋代政府已经认识到时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要求上任官员严格按照时令来确定上任时间。如景德四年(1007年)四月癸酉,宋真宗“诏岭南官除赴以时,以避炎瘴”。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正月巳已,宋真宗下诏黎州、雅州、维州、贸州等瘴气流行严重地区的官员,按“二年一代”来加以换任。此后,“二年一代”逐渐成为北宋中后期和南宋时期地方官吏、军队驻防和驻泊医官换任的较普遍的时间。庆历六年(1046年),宋仁宗下诏:“骑军以盛夏出戍,马多道死。自今以八月至二月遣发。”即军队行军避开盛夏炎热多雨的时节,以每年天气较为凉爽的八月至二月出戍,以减少军中疫病的发生,此后遂成为一项定制。

下诏罪己,封神祭祀。中国古代皇权政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实行“天人合一”的统治方式。在疫病发生时,皇帝通常要发布“罪己诏”,进行反省,内容包括减膳、易服、避殿、决囚、赦天下、祭祀、改元、去尊号等。宋代多位皇帝,“一遇灾变,则避朝变服,损膳彻乐。恐惧修省,见于颜色;恻怛哀矜,形于诏旨”。如淳化四年(993年),河南发生水灾,疫病流行,宋太宗“忧劳太切,勤俭过中,乃至进菲薄之膳羞,御补浣之服饰”,进行深刻的反省,随即“发廪减储,以饘济众,损民抑理,以粟爵人”,实行赈济。明道二年(1033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干旱、蝗灾和饥饿,接着疫病流行,尤以陕西路关中地区较为突出。六月戊子,宋仁宗下诏,去尊号中“睿圣文武”四字,并告于天地宗庙,令中外直言阙政。但旱灾和疫病仍未消退,十二月丁巳,宋仁宗再次发布《灾伤改景祐元年御札》,试图通过改元来控制灾害和疫病流行造成的影响。

考核政绩,奖惩官吏。宋政府对参与疫病救治的官员,按其救活人数予以升迁和奖惩。如庆历六年(1046年),黄河在河北路商胡决口,引发饥饿和疫病同时流行,贾昌朝置病坊救治,全活者九十余万,宋政府提升他为观文殿大学士、判都省。绍兴四年(1134年),福建路龙溪县(治今福建龙溪)发生旱疫,龙溪主簿卓先多方救治,全活甚多,被宋政府擢升为建宁军节度推官。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辛亥,张子盖救援海州(治今江苏连云港),战士大疫。王克明(1068—1135年)时在军中,医活者几万人。经张子盖奏闻,宋政府授予王克明额内翰林医痊局,赐金紫。

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医学措施

派医诊治,施散药物;隔离病人,防止传染;施送棺木,掩埋尸体;保护水源,改善城市卫生。

派医诊治,施散药物。疫病发生时,宋政府常常命令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等派遣医学人员前往疫病流行区巡诊、赐药,向朝廷汇报疫情流行情况并提出应对建议。如淳化三年(992年)五月,开封发生大热,疫死者甚众。疫病发生后,宋政府选派良医诊治病人,发放汤药,赐钱五十万贯作为药费,派内侍中黄门一人监督医治。皇祐元年(1049年)二月,河北发生疫病,宋仁宗“遣使颁药”。至和元年(1054年)春正月,汴京疫,宋仁宗碎“通天犀”和药以疗民疫。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夏,临安疫,宋高宗令翰林医官院配制小柴胡汤,医活者甚众。

隔离病人,防止传染。宋代政府在隔离病人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熙宁九年(1076年)春,两浙路吴越一带发生旱疫,“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越州知州赵抃建立“病坊”,专门收留患病之人。元祐四年(1089年),杭州发生大疫,杭州知州苏轼建立“病坊”,隔离防病机构有了进一步发展。崇宁元年(1102年)八月二十日,宋徽宗下诏在各地建立“安济坊”,规定“以病人轻重,而异室处之,以防渐染”,汤药、饮食也分别置办。这是宋代在隔离传染病人方面取得的最重大的成就,安济坊实际上成为隔离病人的医院。南宋时期,对患伤寒等传染病死亡者实行隔离和火葬的措施,有利于防止疫病的扩散,这样的事例较多。如洪迈《夷坚丁志》卷15载:“江吴之俗,指伤寒疾为疫疠,病者气才绝,即殓而寄诸四郊,不敢时刻留。”

施送棺木,掩埋尸体。人的尸体如不及时掩埋,极易传播病毒,特别是疫病流行时期死亡的尸体,更易于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宋政府每于灾害过后,必招募僧人或责令地方政府掩埋尸体,以防止疾病的形成与传播。如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南方旱疫,宋仁宗下诏淮南、江南民被灾伤而死者,官为瘗埋,仍祭酹之。至和元年(1054年)春正月,京师开封大旱,饥疫相作,宋仁宗命有司掩埋尸体。熙宁年间,开封发生疾疫,贫者不能葬,宋政府于是在开封府划出不毛之地三五顷,收葬枯骨。崇宁三年(1104年)二月三日,宋政府采纳中书省的建议,正式创建漏泽园,掩埋病尸或贫困无以安葬的尸体。宋政府在疫病救治过程中采取的施送棺木、掩埋尸体的做法,一方面稳定了民心,宣扬了儒家仁政教化;另一方面也起到阻断传染源,防止疫病进一步扩散的目的。

保护水源,改善城市卫生。南宋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疾疫发生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始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如南宋真德秀在福建泉州任职期间,看到泉州城内水沟湮阏,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州人时常发病,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命人清理沟渠。乾道二年(1166年)吴芾知隆兴府(治今江西南昌)时,看到豫章沟岁久湮塞,民病途潦,吴芾认为:“沟洫不通,气郁不泄,疫疠所由生也。”亟命疏浚,民得爽垲以居。

疫病的发生、流行和防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总体上来看,宋代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是较为成功的,它将政府、医家和民间的力量紧密地结合起来。其采取的医学和政治措施,不仅有利于控制疫病的传播,而且也将传统政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历史小贴士:宋代人防疫病吃什么

1、方剂名称:犀角散

相关事件:至和元年(1054年)春正月,“汴京疫”。正月壬申,宋仁宗碎“通天犀”,和药以疗民疫。

2、方剂名称:小柴胡汤

相关事件: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夏,临安疫,宋高宗“出柴胡制药,活者甚众”。宣谕曰:“比闻民间春夏中多是热疾,如服热药及消风散之类,往往害人,唯小柴胡汤为宜。令医官揭榜通衢,令人预知,颇闻服此得效,所活者甚众。”

3、方剂名称:圣散子方

相关事件:宣和七年(1125年),宋代太学发生疫病,由于当时苏文盛行,太学生崇信苏轼“圣散子方”,故服之。

4、方剂名称:黑豆汤方

相关事件: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太学疫气尤甚,于今年自春至夏,物故者二百人。病疫发肿者,往往只于豆汤取效,由是太学盛传,服之者无不愈疾。

(资料提供:韩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7-809529.html

上一篇:大师仙去,音容宛在——缅怀季羡林、任继愈先生
收藏 IP: 60.10.69.*| 热度|

3 尤明庆 rfm2007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