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书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YU

博文

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挑战

已有 4332 次阅读 2008-5-3 17:07 |个人分类:未分类

2008424-25日,“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政府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依靠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的政府代表、科学家和企业代表600多人出席了论坛。

论坛探讨依靠科技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国际论坛”由科学技术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UNESCAP)、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主办,并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支持。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在424日上午举行的论坛开幕式和高层论坛上,联合主办单位的领导、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科学家进行了大会发言,重点讨论了依靠科学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万钢部长在致词中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依靠科技进步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强了气候变化的科技工作。截止目前为止,“十一五”期间已安排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科研经费70亿元人民币,使中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明显加强。气候变化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严峻,对于气候变化关键科学问题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存在很多瓶颈,气候友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存在很多障碍,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要加强科技创新,增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能力,加强技术转让,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振华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本着对本国人民、对世界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解振华呼吁国际社会重视技术开发和转让,并提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的倡议:在缔约方会议下设立负责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的专门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资金机制,定期对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工作进行审查与评估。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大会上指出,中国在环境治理方面采取结构、工程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推行环境税收、绿色信贷等环境经济政策,促进清洁、低排放或零排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环境保护部今后将着手制定环保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总体规划与方案,指导环保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方案;大力扶持气候友好型的环保技术研发、温室气体固定排放源监测等课题的研究;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注重提高低碳技术与产品开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运用政策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Yvo De Boer)在大会报告中介绍了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进展和走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Rajendra K Pachauri)提出气候变化对亚洲农业与粮食安全、水管理、健康、海岸带的影响及其适应战略,以及亚洲在能源供应、交通、建筑和农业方面的减排技术及其影响要素。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与会代表围绕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问题、减缓气候变化的战略与政策、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重大技术与国际科技合作、资金与市场机制等领域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论坛提出气候变化科技行动与技术转让机制

本次论坛取得的成果包括:提高了国际社会采取积极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明确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探讨了推动气候友好技术转让的国际机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表达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强烈愿望;增进了理解和共识,促进了交流与合作。

论坛结束后发布的联合公报宣称,与会各方达成共识: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际社会广泛参与,合作应对。公报强调,科学技术不仅在发现和揭示、而且在评估气候变化风险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鉴于技术开发与转让问题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有关谈判进程的重要性,论坛呼吁各方根据公约规定和“巴厘路线图”有关要求,尽早推动技术开发与转让问题取得实质进展。

在论坛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介绍说,为了促进减缓气候变化的科技行动,今后将着力加强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投入,进行深入研究;二是将所有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相关技术向经济、社会转移,“攻克一批、示范一批、推广一批”;三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互利共赢原则下,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合作,使技术转让得以实现;四是加强科学普及和推进全民节能减排的科技行动,通过转变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转让是国际社会在气候变化领域广泛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其基于的原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缓气候变暖领域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在这次论坛上,中国政府就技术转让提出倡议,主要涵盖三项内容:第一,在缔约方会议框架下成立关于技术开发与转让的专门机构。第二,通过国际机构和各个国家的合作,形成有关技术开发和转让机制。第三,建立系统的技术转让评审和评估机制。

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邹骥向《环境保护》杂志介绍,目前初步考虑要设计一个由共有资金驱动的资金机制,这个共有资金的性质是国际多边共有资金,要与私人资金、资本市场的建立紧密联系,以调动更多的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研发和转让。这一共有资金的主要贡献者应该来自于发达国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也可以为其做出贡献。这一共有资金的规模将比现有的GEF大得多,操作机制也会更为灵活。要设立共有基金管理机制,使其与国际资本市场建立联系,其管理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联合国机制的政治管理,二是实际运作管理,可以更多地借助于金融资本市场的操作规则。这样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四两拨千斤”,利用共有资金和私有资金引导清洁技术转让和开发,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邹骥同时表示,建立低碳经济应该基于发展阶段的概念、地域性的概念。就中国来讲,低碳经济的特殊挑战在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处于重化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阶段,美国和欧洲都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中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由能源储存和一次能源结构决定的,要针对这些背景、这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考虑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

伊沃•德博埃尔在大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重申,要使得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采取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就必须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向这些国家提供相应的帮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对本次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中国为“依靠科技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行动”制定蓝图表示肯定。据悉,为支持这次论坛的后续行动,中国与联合国将在近期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合作框架”,以便执行“巴厘路线图”及寻求科技与市场创新上的解决之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990-24001.html

上一篇:抓住历史机遇 推进环境保护
下一篇:企业界开始关注绿色竞争力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0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