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从饥饿素角度分析氢气的生物学效应

已有 5716 次阅读 2014-2-16 15:11 |个人分类:氢气效应基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营养学家从饥饿素角度分析氢气的生物学效应

今天看到一个传奇人物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氢气对饥饿素的作用是好处,也有一定危险性。作者信息是Mark F. McCarty


CatalyticLongevity, markfmccarty@gmail.comMcCarty可是一位有很个性的学者,他的200多篇学术论文绝大部分都发表在一本不太受人关心的杂志《医学假说》上。这里是他的个人网站信息:http://catalyticlongevity.org/mark-mccarty/。这篇文章没有看到杂志名,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发表在《医学假说》。不过这个文章写的模式有借鉴的价值,许多人写文章不能达到这种以小见大的老顽童境界。我不说氢,只说一个新发现的激素,那么就有资料了。因为是分析氢气的作用,那么就有新意了。关于该文章的一些说法,不可全相信,但有部分道理。

hydrogen-ghrelin.pdf

MarkMcCarty1951年出生于德克萨斯州,在南加州长大,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优秀奖学金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学习,2年后,他用了1年休假研究写了一本专著退行性疾病的营养治疗Nutritional Aspects ofDegenerative Disease。然后继续1年的医学训练,由于主流医学对营养学不重视,导致这位关注营养学的McCarty无法在医学界立足。他离开医学院转身投入营养学。并获得Nutrition公司的营养学研究主任的位置。随后20年,他在有机硒(高硒酵母L-selenomethionine)和吡啶羧酸铬补充食品的临床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多年来,他发表无数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大部分都发表在《医学假说》上。

文章围绕最近日本学者发现氢气治疗巴金森病是通过诱导胃内细胞释放饥饿素发挥作用。文章洋洋洒洒16页,主要是对饥饿素各类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综述。显然,饥饿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对应瘦素的代谢激素,由于其基本生理效应之一是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激素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理效应,也包括促进肿瘤的效应。饥饿素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这些效应中有的表现为正面效应,有的表现为负面效应。作者从这个激素本身的效应出发,分析氢气可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问题,也许对身体有好处,也许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看其摘要,氢气能选择性中和羟基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盐,所以具有理想的抗氧化效果。最近许多研究发现,呼吸氢气和注射或口服氢气溶液能在动物和人体获得治疗疾病的理想效果。奇怪的是,通过口服氢气水在血液中只能获得短暂的氢气浓度增加。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口服氢气水具有促进饥饿素分泌的作用,这种饥饿素是氢气能治疗动物帕金森病的关键。那么其他许多氢气的治疗效果或许也是通过同样的分子机理。饥饿素曾经被大量研究,功能包括刺激食欲和生长激素分泌。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和GHS-R1a受体结合,这些受体在身体内广泛分布。动物和临床研究发现,饥饿素具有神经保护、提高认知能力、维持血管功能、对抗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和强大的肝脏保护等功能。但是,如果长期持续大剂量使用,也具有促进肿瘤发生的危险。如果饥饿素是氢水发挥作用的关键,那么氢气的许多生物学效应都需要重新评价。本综述对慢性饥饿素增加引起的各种保护效应,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肝脏等方面的潜在价值进行分析。另外,饥饿素促进食欲的作用是否会导致肥胖自然没有太大价值。比较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饥饿素对IGF-I相关肿瘤的促进作用。

目前需要开展临床研究以确定人类氢气也具有同样促进饥饿素分泌的效果,观察不同剂量效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不同代谢情况下的不同效应。动物研究则应观察其他一些效应是否也通过饥饿素途径。当然不可忽视氢气经典的抗氧化效果,而呼吸氢气对呼吸系统疾病如脓毒症和血管性休克治疗方面具有无比大的优越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68016.html

上一篇:多动症药物不是聪明药丸
下一篇:伽利略真的“看”到日心说证据吗?
收藏 IP: 223.167.125.*| 热度|

3 苏光松 秦勤娟 zhang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