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谁将是压倒现代医学的最后一根稻草?

已有 1919 次阅读 2014-3-18 01: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谁将是压倒现代医学的最后一根稻草?(CZ)

.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应该说为人类的健康已经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介入等显微外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等技术使得人类在疾病面前,多了不少强有力的工具。然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事物,包括医学的发展,也都必将面临升级换代的命运,这是历史的必然,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民众饱受慢病痛苦之恙、欧美俄非等国民众也逃脱不了肥胖和肿瘤的困扰,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现代医学能否继续承载我们人类继续步入明天、明年甚至下一个十年?

我们知道,目前信息技术(IT)领域正在超速发展,相同的硬件设备一旦安装了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其性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和提升。从人类整体角度来看,目前地球上共有70亿人左右,这是我们从事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对象,而目前的医疗管理体系和实体医院系统则是【医疗硬件】,运行着目前典型的求诊问药模式的【医疗软件】操作系统。以我国为例,大中小医院为数不少,最低覆盖到社区医疗服务站,再下来就是家庭了。然而,这种管理架构和运行模式却仍然不能够阻挡得住疾病来势汹汹的步伐,看一看我国目前已有2.66亿高血压患者的悲催数据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还是这些患者,还是这些医生,还是这些医院,这些硬件不变,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升级目前医疗领域和医疗体系中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即升级【现代医学的软件系统】!

是的,是该升级了,使用过智能手机的朋友都知道,不升级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爆炸时代,不升级就会out。纵观我国的医疗现状,对于【医疗体系的操作系统】进行升级的声音一阵急似一阵,尤其是医患关系空前紧张,而且愿意当医生的人也正在越来越少,怎么办?!医生并非圣人,不可能看见自己的同伴丧命于患者的无知之中而仍然能够无动于衷,毕竟很难估计下一个被袭击的是否就会是医生自己!在目前的医患僵局下,医生为难,护士为难,患者为难,家属为难,媒体为难,社会为难,大家都在问: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显然,如若不从根本上找原因,将难以解决此问题。

关于如何破解【医患矛盾】这个难题,大家都在思考,我也在思考。其实要真正地解决此难题,答案很简单,就是:要么人类不生病、要么生了病都能够治好,不就齐活儿了啊?是的,道理上的确是这样简单。目前来看,要让人类不生病,比较难,因为按照目前大家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亚健康和慢病的出现,因为生活压力大等原因;而要是能够治疗好所有的疾病,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更是勉为其难,例如多少名医却步在肥胖和肿瘤面前!这些惨淡的现状,就是目前正在运行的现代医学的悲哀之处,如若不加以升级,还将有更多的患者提前向马克思去报道,而且还将有更多的亚健康人群正在排队前往,可是他们自己却并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却仍然是医学的久久无奈!

其实,中国传统医学在很古老的时候,就已经给出了参考答案,说的是【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然而,中医历来比较宏观和笼统,虽然强调系统论和整体观,但却不像西医能够动不动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角度能够讲出一些道理发表在CNS等SCI论文中,炫耀着自己的同行评议情况和引用情况,然而,西医却会被中医笑话说到底你是在治病还是在忙着发论文?西医很明确,三高来了,药物降之,并动辄推崇终生用药,让患者苦不堪言,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功效来得快,然而毒副作用却大得无比;中医中药来得慢,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却往往能够去根。且不说中医和西医就跟家庭厨房里的碗碟总归有磕磕绊绊的时候,反正中医和西医这哥儿俩即便是联合起来,也无法解决目前的疾病防诊治问题,譬如白癜风、自闭症、吸毒等,这些信息充分说明,中医和西医目前是否也都已经步入了暮年时代,迫切需要呼唤新医学的诞生?

事实上,升级一个应用程序是比较容易的,然而,升级整个医疗体系中的操作系统却绝非易事,因为表面上涉及到太多太多的复杂因素,包括我们对于人体解剖结构以及人体健康运行规律的正确理解,需要剖析清楚千百年来医学发展到底是郁结在何处了。其实,我在很多场合说过,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最简单的解法,中医对于这一点比较了解,因此往往能够看清楚疾病之根本,包括提出五行相生相克等观点进行阐释,然而却的确缺乏深刻的理论依据;而西医呢,却把精力非常集中地关注到了人体基因和蛋白质等非常细节和具体的层面,动辄找个例如NFkB信号转导通路出来,说得还头头是道,搞得中医无理可辩、下不来台。然而,就区区人体仅有的2.5万个基因来说,其实根本就不是为了人体疾病而生的,这一点我在先前很多帖子中都已经说过了。如果西医还仍然在这个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与疾病捉迷藏的死胡同中打转转的话,那么,西医和西药必将率先灭亡;而如果中医中药还在只是抱枕着黄帝内经的经纬不放的话,也不见得能够续延多少克疾治病的寿命,早晚都会在【医患矛盾】的纠结中葬送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

那么,在如此残酷的、疾病肆虐的医疗现状面前,谁又将是压倒现代医学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一点要从根本上说起。事实上,目前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人体健康运行原理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转归机制都存在巨大的误区,反倒是把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的话,还真的可以成就新的辉煌,即结合中医的宏观性与整体观,突出人体健康调理的原则,以及西医在微生物学上的发展,这两点大体上就足够了,这是因为中医上几千年以来所说的很多情况例如脾胃不和、胃寒体热等问题,恰恰根源在于微生物学中所关注的菌群系统的紊乱,加上消化道菌群紊乱所导致的胃肠道结构破坏乃至形成胃漏(胃溃疡)和肠漏(肠道溃疡)等,再加上体表皮肤菌群异常、呼吸道菌群异常等,这三大微生物菌群系统的结构异常与功能紊乱,导致其与人体互动出现严重偏差,进而引发出了包括便秘、肥胖、三高、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自闭症、吸毒等一系列貌似纷繁复杂的人类疾病乱象!换言之,人体本身是一个人类DNA操控的世界,而人体微生物系统则是一个非人类DNA操控的世界。只要两者和平共处,人体就健康,否则人体就有恙,表现为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多样的疾病。由此可见,虽然人类的疾病复杂多样,然而却在本质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高度归一性。中医说过【粪毒入血,百病蜂起】,说的是消化道异常导致人体疾病乱象,可是却没有锁定到【胃肠道菌群】异常这一块,在西医面前等于是没有说清楚;而西医却也没有说清楚,反而把大量精力放在了人体基于和蛋白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指出人类疾病多数都与菌群异常有关!

真的是可惜啊可惜!因为人类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到今天这个状态,说实话,距离我们揭示【疾病的真相】也就只有一步之遥,而好在目前呢,我提出的《新概念医学》已经捅破了这层纸,吸收了中医和西医的精华,同时祛除了两者的不足之处,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推崇通过健康调理手段让人体进入到正常、健康的运行状态,即便是已经有病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通过改善人体菌群系统的结构异常和功能紊乱,让人体重回健康状态!之所以这么说,是源于我们已经完成的上千例人体的健康数据,因为在《新概念医学》理论的深刻指导下,目前对于多种亚健康问题和慢病的干预势如破竹,已经解决了便秘、肥胖、胃溃疡、胃炎、肠炎等问题,三高指标可以得到显著改善,白癜风以及帕金森氏症也已有多例显著改善和恢复的例子了。

有朋友说了,科学家要严谨,要发表论文通过同行评议之后再给大家推荐,可是,我们在《新概念医学》框架下给大家推荐的健康调理方案却是基于食品的方案,不被人体吸收利用,却能够满足菌群微生物的需求,通俗地说,就是把人体的细菌【喂饱】之后,这些细菌就不闹事了,人体也就会轻而易举地趋于健康了。是的,答案就是这么简单,的确是没有比这个更简单的了!事实上,千百年来,人类疾病与健康的纠结,其根源就在于【人体DNA】和【非人体DNA】之间的战争!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体需要这两套DNA系统的和平共处,尤其是后者还是前者的朋友,对于人体健康来说,两者缺一不可,然而,抗生素却在打破了这种平衡,因为抗生素会严重地破坏【非人体DNA】即菌群系统的生活能力。因此说,以往的医学,不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在迷雾中前行,直到今天,才能够在源头创新的框架中找出两者的联姻空间,并进而诞生出了《新概念医学》!

容易吗,其实也不容易,和所有新生事物的诞生一样,《新概念医学(新医)》的呱呱坠地,也更是充满了艰辛和苦水,毕竟,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体,重新认识疾病,重新认识健康。好在伴随着【云医院】平台快速向纵深发展,《新医》正在如旋风般扫荡着多类慢病,为众多患者不断带来了重现的健康和久违的笑脸。同时,在【云医院】的快速发展下,眼见得目前的【医疗操作系统】即将得到全面升级,届时困扰人类健康多时的多类医学难题可望从根本上得到显著改善!不妨可以说:别了,司徒雷登;别了,尴尬的现代医学!我们已经深深地知道,静静地,春天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人类健康的春天正在一天天走近了!

对了,您问我是谁?哦,我就是我,正在用那柔软而又锐利的笔尖,戳破笼罩在人类健康天空中的雾霾,我的名字就叫做《新概念医学》,简称《新医》,即将成为替代现代医学操作系统的升级版本,即将陪同大家迎来一个新的医学和医疗时代的到来,直至这个世界没有疾病、只有健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776917.html

上一篇:【医学的真相】之药物篇——药物,在掩盖什么疾病与健康的真相?
下一篇:【音乐可以疗伤】:浅议声音的色彩,和彩色的声音,原来都是艺术
收藏 IP: 192.168.0.*| 热度|

1 钟灿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