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2013.03.14,结肠粘液层在肠道炎症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已有 1484 次阅读 2021-4-1 16:5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http://gi.dxy.cn/article/46856


结肠粘液层在肠道炎症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3-03-14 00:00来源:丁香园作者:tiancai_erbao

字体大小

-|+

图 1. 不同肠炎小鼠模型中细菌在结肠内粘液层中定植情况。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两种类型。经典的克罗恩病在基因功能方面与 NOD2 蛋白及 ATG16L1 蛋白相关,但溃疡性结肠炎在分子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并不像克罗恩病一样清楚。目前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个体倾向性,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及微生物暴露情况联合作用相关。在远端结肠有大量的细菌定植。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并不引起炎症反应,但某些情况下,这些细菌也可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活化从而导致严重的炎症反应。

然而,这种平衡与什么因素相关仍不十分清楚。近期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发现,小鼠结肠存在一种内粘液层,这层粘液由杯状细胞中产生,可以有效的将肠道寄生菌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分开,MUC2 是一种大分子 O- 糖基化凝胶形成粘液,可以通过 C 端 - 二聚化或 N 端 - 三聚化形成巨大的聚合物网,从而形成肠粘膜上皮的保护层。而在该粘液层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附加蛋白,发挥重要的作用。如 FCGBP 可以增加粘液层的稳定性并可形成交互。

这层内粘液层可能与肠道寄生菌并不对肠粘膜上皮细胞造成损伤有关。在人类中是否也有发挥同样作用的粘液层存在仍不清楚。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并明确究竟是何种粘液性质可以发挥保护作用,瑞典哥德堡大学的 Johansson ME 及其团队在不同自发性肠炎的小鼠模型、正常人群以及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肠炎患者中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人类同样有着与小鼠类似的能够分隔肠道寄生菌与上皮细胞的保护性粘液层,在病理条件下,细菌可穿透该粘液层直接作用于上皮细胞引起肠粘膜损伤。这一结果发表在 2013 年 2 月的 Gut 上。

作者利用 Muc2 粘液素、Core 1 O-glycans、Tlr5、IL-10、Slc9a3 表达缺失的小鼠及用葡聚糖硫酸钠处理后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中(Muc2 粘液素是形成肠道粘液层的主要成分; Core 1 O-glycans 为扩展粘蛋白的前体,可以合成分泌性糖蛋白,与粘液形成及内环境稳态均相关;Tlr5 是 Toll 样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可以识别病原体并活化固有免疫及 NF-κB 通路,引起炎症反应;IL-10 为重要的炎症相关分子,一般发挥抑制炎症、控制炎症过度进展的作用;Slc9a3 主要发挥调节 pH 值,影响内环境稳定),分别分析不同肠道炎症小鼠模型肠粘膜中 Muc2 染色情况、粘液中细菌定植情况。

所有上述小鼠模型中的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均可见细菌侵袭。进一步在敲出 IL-10(炎症过程被阻断)的模型中发现粘液层厚度明显超过野生型对照小鼠,但属性有所不同。所有的肠炎小鼠模型中体内实验均可发现细菌穿透粘膜层,体外实验用与细菌大小的荧光微球进行实验,发现在炎症存在的肠粘膜中,荧光微球可穿透粘膜层。在人乙状结肠活检标本中可见清晰的粘液层将细菌或荧光微球与上皮细胞分隔开来,而在存在溃疡性结肠炎或急性肠炎的患者的结肠粘膜活检标本中则可发现细菌明显穿透了粘液层。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粘膜表面有与对照相似的无法穿透的粘液层,则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乙状结肠粘膜表面存在细菌无法穿透的粘液层。在自发性肠炎的小鼠模型以及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体内,结肠粘膜表面的粘液层变薄或消失,使细菌可以侵袭上皮细胞,造成损害。不同性质粘液发挥的作用不同,但粘液的属性均可调整。该项研究发现了溃疡性结肠炎一种新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279768.html

上一篇:[转载]从进化角度看大脑——盛极一时的三重脑模型
下一篇:花儿的自信
收藏 IP: 124.207.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