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从感性到理性,从物性到人性,从菌心到人脑,从动物到人类

已有 2085 次阅读 2017-4-5 07: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感性到理性,从物性到人性,从菌心到人脑,从动物到人类——人类的进化,其实是在解析“合理”即“合乎理性”的道理和过程


张成岗👼菌心说学说🚶柔性辟谷技术,2017.4.5


人类和动物的区别是具有人类高级智慧,能够以自己的逻辑来认识、解读和解析这个世界,从而基于历史和现在,能够预测未来,即尤其是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幸福、美好和愉悦。

很多人说动物也有智慧,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人类呢?是的,这一点并不奇怪,毕竟我们可以通过人类和动物的言行举止来了解是否人类智慧高于以及如何高于动物呢?

显然,人类比动物的高明之处在于学习记忆、思维认知、逻辑判断、思想创造等,从而形成了人类文明,这是动物所难以企及的,从而可以使得我们人类认识动物,而动物难以认识人类。

动物也不是完全不能认识人类,这是因为动物和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吃喝拉撒睡,这是动物和人类生存的基本过程。然而,由于我们的研究发现了“饥饿源于菌群”之后,我们为动物和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的逻辑,看起来就找到了一个共同点,即肠道菌群促使动物或人类产生饥饿感而被迫吃饭,因此,不放可以这样说——食物,是动物和人类用来保护肠道菌群对于肉体损伤的“牺牲品”或“祭祀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肠道菌群或者根据菌心说学说而派生出来的“菌心”,是需要每天一日三餐受到人们的“奉献”和“祭奠”的。

正是在肠道菌群即“菌心”的推动下,人类不断地创造着美食和饮食文化,促进人类的进化,通过劳动生产来满足“菌心”的“欲望”。这是人类的“感性”之源,促使人们通过摄食而生存。

然而,“感性”必然≠“理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事实上,人们由于迫于“菌心”导致的饥饿感的压力而“被动地”吃饭,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感性”而为,尤其见之于小孩肚子饿得哇哇大哭和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我本人是糖友,在前几年调理改善好之前经常有所体会)的症状,恨不得一口气把肚子赶紧填饱。这就是典型的“感性”而非“理性”,即所谓的“饥不择食”,和“慌不择路”都属于“感性”而非“理性”的范畴。

显然,“感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最为基本的,其目的和意义是让人能够活下来,饿不死、能生存(例如逃离危险境地)。

然而,“感性”其实是动物和人类的共同点,不同点则在于人类可以通过智慧而从“感性”迈向“理性”,从而表现为动物性的一面被控制,而人性的一面则被发扬光大。

结合我们的“菌心说”学说研究成果来看,应该说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在饮食方面的“理性”方案,即每天一日三餐各喝一袋柔性辟谷饮料喂饱菌群止饿,消除人体的饥饿感(或者说用来“奉献”给“菌心”以食物),人们就可以在不饿不食、只喝水不吃饭的情况下,正常生活工作7-14天了。在这个“柔性辟谷”状态期间,人们可以“理性”地做事情,包括工作,休息,娱乐,开会,出差,上班,而暂时无需担心身体受到来自于“菌心”即“感性之源”的攻击,从而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健康。

为此,在刚刚结束的清明节,在经历了人生中第一个陪同天堂中的父亲的清明节,我的内心深处不断地泛滥着关于人生的思考,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来自于子宫,而最终走向棺材,在人生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中,人们啊人们,须知这个道理:从感性到理性,从物性到人性,从菌心到人脑,从动物到人类,这些重要的逻辑,关乎人类的进化,其实是在解析“合理”即“合乎理性”的道理和过程,而不能够只是局限在“感性”的泥潭和漩涡,让“菌心”肆无忌惮地控制了我们的饮食,看不到人类的前途、命运和希望,这样就不好了。

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会一定是人们在理解“菌心/:heart感性”、明白“菌心/:heart感性”以及能够科学、合理地控制“菌心/:heart感性”的基础上的“理性”的回归,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合乎情理”,即合乎“理性”,毕竟“情”是“菌心”所带来的,而“理”则需要智慧去洞察和觉悟。

如是,人类的动物性的一面(主要是吃喝拉撒睡等物质需求和基本欲望)必将被人性的光辉(主要是健康、光明和智慧)所引导,而进入到更加高级的精神世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043668.html

上一篇: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
下一篇:原发性痛经志愿者招募通知(此次活动仅限苏州)
收藏 IP: 223.71.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3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