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你踏入贵州那片神奇的土地,瞬间便被青山绿水深深吸引,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更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镶嵌在中国西南的群山峻岭之间,熠熠生辉。黔西南,民族风情浓郁,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编织在一起。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故事,每一道风景都令人沉醉其中。其中,万峰林是黔西南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站在高处俯瞰,山峰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马岭河峡谷则更有一番壮美的景象。峡谷深邃幽长,河水湍急奔腾,古树藤蔓交织缠绕,与两岸峭岩相互依存。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也可以在清澈的河水中找到宁静与自我。
黔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家园,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世代居住,他们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色彩与活力。这片土地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曾是夜郎国的营域,那是一段辉煌而神秘的历史。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等文物,虽历经岁月的侵蚀,却依然散发着古老文明的光芒,让人们对那段遥远的历史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崇山峻岭深处,还静静生息着四球古茶树,见证着时光的变迁,传承着对这片土地的记忆。
四球茶,学名 Camellia tetracocca Zhang,是中山大学植物学家张宏达教授命名的一种珍贵植物,属于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是一种小乔木,大叶种茶。四球茶的名字来源于其果实呈扁球形或球形,成熟后会裂开,露出里面四粒圆润的种子,因此得名。记得多年前,我在 Suntory 研究中心任职时,曾与中山大学合作。当时,张宏达教授和叶创新教授向我提及过有关黔西南州普安四球古茶树的相关情况。弹指一挥间,时过境迁,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令人感慨万千。
从广州前往普安的旅程其实相当便利,飞机可直接到达兴义或贵阳;也可以乘坐高铁到贵阳或昆明,再中转沪昆高铁直达普安。从兴义到普安大约有150 公里;从贵阳到普安则约 220 公里,沿途经过安顺、晴隆等地。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与前来贵阳机场接我的普安红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宏先生一同踏上探求四球古茶的旅程。我们驱车前往,喜欢搞笑的曹总一路在编段子,令人笑语不断。当我们路经晴隆时,决定下高速,沿着那条闻名遐迩的二十四道拐老路前行。晴隆古称鸦关的二十四道拐始建于 1927 年,全长约 4 千米,蜿蜒于海拔 1799 米的晴隆山东南坡。道路以 S 型顺山势而建,盘绕 24 个弯道,弯急路陡,极为险峻。在二战期间,二十四道拐是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是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和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5 年,央视播放的由刘小锋主演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让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印象更加深刻。
车窗外,公路蜿蜒在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之间,山脚下北盘江的江水潺潺,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周围的山峦相互映衬,美不胜言。快乐的时间总是暂短的,笑谈间,我们来到了坐落于乌蒙山区的普安县城。普安县城依山而建,山峦起伏,层层叠叠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与山谷之间。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一种宁静与质朴的独特魅力。
虽然普安县仅有二十多万人,但县城内的酒店数量并不少。其中,普安温泉大酒店位于高速公路出口处,交通便利,是一家涉外酒店,环境明亮舒适。晚饭结束时已经是夜深了,曹总在告别时微笑地对我说:“栗原老师,四球茶园在青山镇的普白林场和哈马村一带的山区中,距离普安县城大约 60 公里左右,明天早晨 8 点出发吧。”
当晚,我久久难以入睡。打开窗户,阵阵带有山野气息的微风吹进房间,那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会让人的心灵得到一种慰藉。我望着山城间闪闪的灯光,仿佛每一盏灯都是一颗星星,坠落在人间的角落,又像是在与远处的星光遥相呼应,让我在这宁静的夜晚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安宁。
次日,我们驱车从普安县城出发,沿着蜿蜒颠簸的盘山公路去往青山镇。随着前行,车窗外的风景逐渐变得丰富起来,路旁的山峦起伏,远处的山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渐渐地,青山镇的轮廓出现在眼前。进入镇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热闹的街道。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卖当地特产的,有卖小吃的,还有各种日用品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曹总,青山镇现在常驻人口有多少?”我望了望街道上人来人往,好奇地问道。“大约二万五千人左右吧”,曹总望着我,笑着回答。“记得,邓小平的胞弟邓蜀平,1950 年从西南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山镇工作,是第一任青山镇长。后来调到普安县财政科,直到 1959 年离开普安县。老一代革命领导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的亲属也来到这山区乡镇工作,真是令人敬佩。”我望着这深山小镇,感叹地说。我联想起曾志的儿子石来发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留在井冈山务农的事情,情不自禁地说:“曾志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曾将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送给井冈山的农民抚养。儿子长大后,选择在井冈山继续当农民,守护着井冈山那片养育他的热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
青山镇位于普安县南部,山峦起伏,地形复杂。这里不仅是黔西南州的历史名镇,更是古夜郎国的核心区域。早在秦汉时期,夜郎先民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夜郎国曾是西南地区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们在南、北盘江流域的广阔土地上拓土开疆,发展生产。然而,夜郎国的消逝如同一场梦,曾经的辉煌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尽管如此,这片土地上依然留有夜郎国不可磨灭的痕迹。我站在青山镇,仰望天空中缓慢移动的白云,深吸一口微微吹来的山风,感受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仿佛又看到当年夜郎王侯们在此指挥千军万马的威严阵容……
早在康熙二十二年,这里被称为普安县忠顺里,因林深箐大,故得名“箐山”。洪武十五年更名为“青山”,直至民国三年正式设立青山镇。漫步在镇上那条由青石板铺就的古老街道,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跫音。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静静矗立,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普安崧岿寺便坐落在镇上,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走进其中,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祥和。青山镇的另一处美景是南山湖,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成荫。站在湖边,微风拂面,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青山镇的魅力不仅体现在文化遗址上,四球古茶也是一部刻写岁月的生命史书。四球茶主要集中生长在青山镇普白林场和哈马村一带海拔 1600~1900 米的高山密林中,如今这里已被开发为四球古茶树景区。曹总停下车,对我微笑着说:“到了,我们下车吧!四球茶园就在山洼对面,沿着这条山路可以看到很多古老的四球茶树。普白林场万亩天然林中的古茶树,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生物特性最为原始。”
大山深处,崎岖的山路蜿蜒曲折,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令人仿佛走进了天然氧吧。没过多久,我们便抵达了普白林场的四球茶园。茶园里,古茶树的枝干苍劲有力,枝叶繁茂,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弯曲低垂,形态各异,树皮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都透着一股坚韧与从容。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茶树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茶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散发着淡淡的山野气息,给人一种岁月沉淀的宁静之感。
我停下脚步,仔细观望着这些树干粗壮、枝叶繁茂的老茶树。曹总在一旁介绍道:“这些古茶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们可是古董啊,不仅见证了普安的历史,也承载着当地人的希望。”我点了点头,心中感慨万千。四球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品种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在普安的夜郎坝周边发现了四球古茶树。经过调查,普安境内的新店、楼下、青山、雪浦等多处乡镇生长着两万多株四球古茶树,其中树龄超过千年的有上千株。此外,1980年,人们在普安与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深处发现了一颗珍贵的四球茶茶籽化石,为普安茶树悠久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四球古茶树生长在高山峻岭中,根深扎大地,汲取大地的精华;枝叶伸向天空,与阳光雨露亲密接触,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见证了风雨变迁。
“曹总,你们公司是普安县四球古茶树的政府授权保护单位吧?”我望着茶园旁的说明牌,向曹总问道。“是的,我们公司是政府授权的四球古茶树保护单位。”曹总回答道,“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对四球茶品种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我们的普安红系列产品中,就有以四球茶为原料的。”他开心地介绍着。曹总又提到,近年来,公司成功利用扦插繁殖技术,在普安县推广种植了2万多亩四球古茶,旨在将这种来自远古的四球茶,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下去,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回到广州后,我迫不及待地将普安红茶与同事们分享。我凝望着茶叶在透明玻璃杯中的热水里缓缓舒展,仿佛是沉睡的精灵渐渐苏醒过来,开始在水中翩翩起舞,展现着生命的活力。茶汤逐渐呈现出琥珀般透亮的色泽,果香的甜美、花香的清新以及淡淡木香的韵味弥漫开来。我在想,这不仅仅是一杯茶,这更是一段承载着普安山水与岁月的旅程。普安红茶带着山野的清新与岁月的沉淀,内敛而深沉,醇厚而甘甜,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4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