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从实践角度看自然科学理论的分类

已有 3808 次阅读 2015-1-29 18: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哲学上,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作用的,是统一的。有时,理论超前于实践,有时理论滞后于实践。基于这样的哲学理念,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自然科学理论基本上是三类:1)滞后于实践的理论;2)与实践并行发展的理论;3)超前于实践的理论。

      在经典科学理论建立以前,实践远超前于理论;自牛顿力学后,经典科学理论与工业技术并行发展,基本上是属于第2类;自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以后,现代自然科学理论是超前于实践的,属于第3类。

      从工业技术看,与第1类理论相应的是传统工艺,其传承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它有自身的理论,但不是系统性的、当代意义下的科学理论。一般来说,人们很不乐意把此类理论看成是科学理论,如中医的基础理论。

      我们目前所说的基础科学理论,在一般意义上是指经典科学理论,它是与工业革命相伴相随的,从而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我们目前的多数常规工业技术基本上是源于经典科学理论。

      但是,在信息革命时代,我们目睹了自然科学理论超前于实践的时代被开启,先有理论、再有实践的很多工业技术出现了,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规模。

      所以,抽象的看:第2类自然科学理论的并行性观点强调的是从实践中提取科学问题;而第3类自然科学理论强调的是从理论来构造(实现)实践(实验)问题,从而走向工业应用。

      可以肯定的是,理论超前于实践只能是短暂的,但是,在人类历史上,1百年也不过是短暂的而已。

      就人类的认知能力来看,这3大类理论肯定是并存于世的。世俗习惯上,第1大类被斥为“迷信”;第2大类被尊为“经典”,是正统、实用的、科学的化身;而第3大类被善意的说成是“猜想”,或是贬义的“玄学”。

      由此来看我国学界对各类理论的态度也就好理解了。也可以比较好的解释:未来的技术创新的源头在那:少部分来源于对第1大类理论的提升;少部分来源于第2大类理论(潜力)的深挖;大部分来源于第3大类理论的实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863842.html

上一篇:现代基础科学工程应用的钥匙为何?
下一篇:Rolf Hagedorn 的贡献:质量分解及超高温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4 陈楷翰 彭真明 parrotparrot ttee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