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化论-刘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feng

博文

互联网神经学面临的16个重要问题--互联网神经学系列第二篇

已有 4013 次阅读 2015-3-3 13:21 |个人分类:互联网进化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本文是互联网神经学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科学上有两个科学难题处在塔尖位置,第一个是宇宙的奥秘,无论是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还是,欧洲原子中心(CERN)2012年利用大型强子对抗机发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这些成果的的根源都与18世纪的大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物理学突破有关。    

另一个与宇宙等量齐观的科学难题就大脑的秘密,科学家已经为解开大脑之谜进行了超过2000年的努力,虽然得到了诸如大脑神经元信号传递,大脑皮层不同区域负责不同功能等成果,但总体来说,解开大脑之谜依然困难重重。

1969年诞生的互联网在过去50年里得到迅猛发展。在连接人类大脑共享知识,分享智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互联网与神经学,脑科学之间有着远比想象的要深入和密切的关系,互联网带来的科学革命显然将发生在神经学领域,同时也将影响到网络科学,计算机技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

2015年2月我们在《互联网催生新学科-互联网神经学》【1】一文中提出了互联网神经学的定义(Internet neurology):

1.基于神经学的研究成果,将互联网硬件结构,软件系统,数据与信息,商业应用有机的整合起来,从而构建互联网完整架构体系,并预测互联网沿着神经学路径可能产生的新功能和新架构;

2.根据互联网不断产生和稳定下来的功能结构,提出研究设想,分析人类大脑产生意识,思想,智能,认知的生物学基础;

3.研究互联网和人类大脑结构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相互结合,互助进化的双巨系统交叉关系。

4.互联网神经学从生理学和心理学层面可以分为5个部分:互联网神经生理学,互联网神经心理学 ,大脑互联网生理学,大脑互联网心理学,互联网认知科学


作为21世纪诞生的新学科,互联网神经学未来需要解决的有16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在过去的研究中有了初步答案【2】,有的有待解决。同时更多问题也会在未来提出。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为揭开互联网大脑架构,脑内部详细功能架构;互联网进化规律;智慧,意识,情绪的产生等课题提供科学路径。

互联网神经生理学(Internet neurophysiology)领域问题

1.互联网是不是在向与大脑功能结构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有没有规律可循?

2.互联网如果形成类脑结构,这个结构如何构成,运转机理是怎样的?

3互联网在进化过程中能从神经学得到那些启发,从而预判将会出现那些有价值的新功能和新应用?

互联网神经心理学(Internet  neuropsychology.)领域问题

4.互联网大脑会不会出现人类大脑表现出来的心理学现象?

5.互联网大脑的梦境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对解开人类梦境有何帮助?

6.互联网大脑能不能进行智商的测定,这个测定对于解决人类智慧和机器智慧的关系有无帮助?

7.互联网大脑的智慧和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对人类现实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大脑互联网生理学( Brain Internet physiology)领域问题

8.大脑中有没有类似互联网的应用和功能,典型的互联网应用SNS,搜索引擎,路由,IP等如何在大脑中存在?

9.大脑中的类互联网应用和功能是什么时候进化出来的。未来和会如何进化?

10.互联网对人类大脑的发育和进化有怎样的影响?

大脑互联网心理学(Brain Internet psychology)领域问题

11.互联网对人类生活工作的不断介入,对人类的社会心理会产生哪些影响?

12.互联网网瘾的形成是不是互联网与人类共生进化的必然要求?

13.互联网对人类的智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互联网认知科学(The Internet in cognitive science)领域问题

14.互联网和大脑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

15.导致互联网向类大脑方向进化,和大脑中包含类互联网应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16.互联网与大脑之间的交叉对比,对于研究智慧,认知,情绪的产生将会有哪些影响?

【1】百度百家,http://liufeng.baijia.baidu.com/article/46890

【2】互联网神经学前期研究成果请参见,

1.2008年9月发表的论文“互联网进化规律的发现与分析”

2.2010年8月发表的论文“互联网与神经学的交叉对比”

3.2012年9月出版的《互联进化论》一书,

4.2014年发表的《互联网,脑科学和人类的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871560.html

上一篇:互联网催生新学科-互联网神经学--互联网神经学系列第一篇
下一篇:解剖互联网大脑,互联网神经生理学--互联网神经学系列第三篇
收藏 IP: 219.143.69.*| 热度|

4 武夷山 陆绮 梁洁 李红雨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