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化论-刘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feng

博文

进化三部曲,从互联网大脑发育看产业互联网的未来 精选

已有 6205 次阅读 2018-11-27 15:52 |个人分类:互联网神经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导言:从互联网的左右大脑发育看,产业互联网可以看做互联网的下半场,但从互联网大脑的长远发育看,互联网依然处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儿时期,未来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发育。参考互联网右大脑的发育历程,可以判断产业互联网需要在1.如何形成机器社交网络和2.如何与人类社交网络结合,等两个方面做艰苦的努力。

21世纪是科技大爆发的时代,几乎每两年就会涌现出新的科技热点,从web2.0,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到大数据、工业4.0、边缘计算、云机器人、人工智能,2018年年末,随着腾讯提出要大力开拓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产业互联网”成为产业界新的热点。

11月1日,在腾讯合作伙伴大会召开前夕,马化腾按照传统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中最为核心的主旨,就是宣布腾讯要从消费互联网切换到和产业互联网并轨。作为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影响巨大的科技公司,这一动向对于互联网和科技未来有着怎样的影响?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未来将如何发展?


我们在互联网大脑模型的构建和研究中提到【参考1】,互联网在经历了50年的发展,最大的变化是从1969年的网状结构进化成为2018年的类脑架构,这个变化是世界范围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推动的产物,同时也反过来影响科技和商业的决策。

互联网的这个类脑巨系统结构并不是在一开始就成熟和完善的,而是经过50年的时间才初见雏形。因此从互联网发育的角度看产业互联网的产生,发展和未来趋势应该会更为明晰。

    从1969年,互联网通过TCP/IP协议实现计算机的通讯,通过个人电脑实现互联网的普及,通过万维网实现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化。在经历了30年的基础建设后,21世纪初,伴随着腾讯、阿里巴巴、Facebook的诞生,这些科技企业将不同领域的人类通过社交网络链接起来,到2018年已经发展成为链接超过40亿人类用户的世界科技巨头。

    从特征上看,这时的社交网络主要应用在人类消费、娱乐、工作、生活、学习和研究,从而依托社交网络形成的类脑神经元架构形成了互联网的右大脑,由于这时的互联网主要应用与生活消费领域,因此这种互联网右脑架构可以看做是消费互联网的基础。



在科技不断将人类卷入到互联网大脑模型的同时,互联网的左大脑-云机器智能也在积蓄着力量,等待爆发的那一天。

其中2008年移动通讯和光纤技术开始启动,推动互联网神经纤维的发育;2009年物联网和传感器发展,推动互联网感觉神经系统发育;2012年,工业4.0,工业互联网爆发;推动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发育,2013年以后,边缘计算,雾计算等推动了互联网神经末梢的发育,

2015年人工智能开始爆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使得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包括2018年产生的阿里ET大脑,360安全大脑,腾讯超级大脑,华为EI智能体。

当这些技术基础完成后,互联网的神经系统开始更多把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工厂制造设备,家庭生活设备,城市基础设施等智能设备连接起来。这样互联网的左大脑-云机器智能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与互联网右大脑主要应用在消费领域不同,互联网的左大脑将主要应用与工业、农业、航空、能源、建筑,电力,城市建设等产业领域,因此产业互联网的爆发也就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阶段。它也可以看做互联网左大脑发育的另一个名称。

从互联网右大脑的发育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还将面临两个重要的发展台阶:

第一是如何通过统一的机器社交网络将遍布世界的数百亿传感器,智能设备链接起来,目前这一进程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第二是如何将互联网的左大脑和右大脑有效的链接在一起,使得人类智慧和机器智慧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统一大社交网络,一个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的类脑神经元网络。

这两步的实现与过去20年科技的积累将构成产业互联网的进化三部曲。

从互联网的左右大脑发育看,产业互联网可以看做互联网的下半场,但从互联网大脑的长远发育看,互联网依然处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儿时期,在未来,它还有诸多功能等待成熟,会从三个方面继续发育,并最终形成一个自然界从未有过的超级智能体。

11.jpg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1.在人类群体智慧和智能设备的机器智能的推动下,互联网大脑智能将持续提升,

2。通过互联网大脑的神经末梢的链接,将更多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元素关联起来

3.通过互联网大脑架构的发育,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从美洲到非洲,从地球到火星,从太阳系到银行系。


 作者:刘锋  互联网进化论作者,计算机博士


参考1:关于互联网的大脑模型请参阅《”大脑“爆发背后是50年互联网架构重大变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113690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1148577.html

上一篇:刘锋:互联网左右大脑结构与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
下一篇:2019展望:超级智能崛起,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将深度融合
收藏 IP: 61.50.105.*| 热度|

1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