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zz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dayzz01

博文

喜之终而作,愠之终而通——儒家“智之思也长”的方式

已有 404 次阅读 2025-4-2 15:4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犹,犹斯作。作,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通。通,愠之终也。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

      喜即审美惊喜;愠即郁结于心。喜而咏之,作;愠而叹辟之,通。

      结合《五行》中“智之思也长,长则得,得则不忘,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智”来看,思需要从“喜”而“作”、从“愠”而“通”,过程较长,最终“得则不忘”。

     “咏”一般指歌咏,抑扬顿挫地念、缓慢有致地唱。

     “叹”一般指因赞美或悲痛而发出声音。

      “咏”与“叹”作为诗歌语言中的主要情感形式,其重要性作用在“天道”的“智之思”的过程中被明确地揭示出来。

       因此《性自命出》一文中“《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论会之,观其先后,而逆训之,体其义而节度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孔子将《诗经》列在首位的解释就有了直接而明确的方法位点。

       即便这样,"几而知之,天也”,“道”仍然是少数人能获得的“天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32825-1480408.html

上一篇:如何“进”——郭店楚简《五行》对大脑认知发展的揭示
下一篇:春花落
收藏 IP: 202.196.109.*|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閹槒顓�:0 | 妫f牠銆� | 娑撳﹣绔存い锟� | 鐠哄疇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0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