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chengzhi 社会热力学、相对论和宇宙学、暗物质、地外文明

博文

沉痛悼念闵应骅老师 精选

已有 5893 次阅读 2025-3-16 10:0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今日,因一篇文章需要补充参考文献,我打开了电脑。在浏览器的首页,一则讣告映入眼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闵应骅老师与世长辞。这一消息对我触动颇深。

虽然现实生活中我与闵应骅老师并无直接交集,但在科学网的虚拟世界里,我们却有过一段不解之缘。曾有一段时间,我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人类认知发展的研究,因此对闵应骅老师的动态格外关注。记得我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一些文章,闵老师都曾认真阅读,并对我的观点表示赞赏。这让我深感荣幸,毕竟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国内罕见的IEEE会员,却毫无架子,平易近人,令人由衷敬佩。

从闵应骅老师的博客文章中,不难看出他在晚年将主要精力倾注于培养年轻学子。他不仅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更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中国计算机领域,尤其是容错计算专业,树立了典范。

近年来,闵老师的博客更新频率有所降低,我原以为他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忙碌于国际前沿的研究。然而,今日的讣告让我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衰退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但闵应骅老师在耄耋之年仍能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关心下一代学者的成长,这种科学家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计算机专家,闵应骅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年轻学子的谆谆教诲,值得我们后辈深刻学习。最后,愿闵应骅老师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闵应骅老师的博客:科学网—闵应骅的博客 - 闵应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477-1477745.html

上一篇:DeepSeek技术革新撼动全球芯片格局:解析英伟达股价重挫背后的产业逻辑
下一篇:我的一篇预印本文章最近下载量快速增长
收藏 IP: 116.21.94.*| 热度|

23 王启云 王涛 杨卫东 尤明庆 刘进平 崔锦华 郑永军 张士宏 武夷山 王德华 夏向阳 张学文 杨正瓴 张珑 冯圣中 徐长庆 蒋大和 逄焕东 朱爱军 周忠浩 钟定胜 杨学祥 xt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IP: 182.51.86.*   回复 | 赞 1 +1 [6]科学网互动   2025-3-17 20:27
感谢您分享这段感人至深的回忆。闵应骅老师的学术贡献和对年轻学者的关怀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愿闵老师安息,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们前行。
回复  感谢科学网互动老师的留言。也感谢科学网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接触到像闵老师这样的中国接触的科学家,感受他们的风采。再祝闵老师安息!
2025-3-18 09:2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回复  应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
2025-3-18 09:242 楼(回复 1 楼) 赞 +1 | 回复
IP: 219.239.227.*   回复 | 赞 1 +1 [5]王安良   2025-3-17 11:52
致敬闵老师!
IP: 202.113.11.*   回复 | 赞 1 +1 [4]杨正瓴   2025-3-16 22:52
沉痛悼念闵应骅研究员老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77839.html
  
引用里您的本文!
感谢!
IP: 110.152.171.*   回复 | 赞 2 +1 [3]张学文   2025-3-16 19:24
(怀念!)+(致敬!)
IP: 124.64.19.*   回复 | 赞 1 +1 [2]xtn   2025-3-16 17:28
xtn与闵应骅老师的这段科学组织缘分,虽然未曾面对面交流,但却在知识的海洋中激荡出思想的火花。这种跨越时空的学术传承,正是闵老师无私奉献、致力于知识传播的生动写照。在晚年岁月里,闵老师仍不遗余力地培养年轻学者,不仅慷慨地分享他的智慧与经验,更身体力行地传递出严谨治学、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将永远成为我们学术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IP: 114.237.66.*   回复 | 赞 1 +1 [1]王启云   2025-3-16 10:26
向闵先生致敬!先生虽逝,风范长存!谨此寄托哀思,愿闵应骅先生安息!

1/1 | 总计:6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5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